加强非遗保护 弘扬传统文化

2020-07-28 09:41   汪 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红安县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1项、省级名录6项、市级名录15项、县级名录38项。以《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代表的红色歌谣、陡山祠堂木雕制、荡腔锣鼓、卢四运的故事、红安绣活、红安大布等亮出红安名片,天台禅乐、老君眉茶艺、祭龙灯会、乡村饮食文化也是红安民间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朵朵绚丽的奇葩。保护传承和利用好这些项目对发展我县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县尚未建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专门机构和专职的保护人员,非遗保护工作由县文化馆代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非遗保护资金不足,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1项、省级名录6项、市级名录15项、县级名录38项,然而每年只有3万元财政资金支持;我县非遗产业大都是老(老企业,老工艺,老设备,老人员)、小(企业规模小)、低(生产效益低,职工收入低)的状况,当前发展非遗产业存在着人才培养难培养,技术难提高,市场难拓展,信心难获取等困难;我县非遗主要是以保护为主,在“挖掘和促进旅游”方面略有尝试,尚未形成常态化工作思路和实施策略。为推进我县非遗工作,促进旅游提档升级,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成立红安县非遗保护中心,为非遗打造“传承之家”

把非遗保护工作纳入整体规划,成立红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遗保护机制,落实保护工作的经费,聘请专职人员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筛选与申报,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业务及政策咨询等工作,使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建立健全非遗档案库,为非遗留下“宝贵火种”

目前,我县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都年事已高,这些人的身体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非遗项目的损坏或者消亡。因此,建议进一步健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影音、文字资料库,以供将来教学、研究时使用。

建议利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全面完成所有非遗项目的影音采录工作,包括传承人口述史、技艺流程、剧目或者节目、仪式规程等等。要让每一个非遗传承人、每一种非遗文化、每一个非遗项目、每个项目的所有细节,都以最完整的形式原汁原味保留、记录下来;整理好历史非遗资料。许多历史非遗资料,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文字记录、录音带、录像带等难免出现发霉、老化现象,建议用数字化手段重新翻新保存。对一些缺失的或者仍然散落在民间的非遗文化及项目,要及时进行挖掘和收集,查漏补缺,使档案库更加完善。

建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非遗保护不能最后只剩下存档,保护之后是传承。鼓励民间艺人带徒传艺,培养一批新的民间艺术传承者。在大力实施“民间工艺传承人计划”的基础上,开展“非遗”人才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定期组织开展非遗人才队伍培训和理论研究工作,提升传承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将人才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起来,通过申报文化产业项目、争取文化企业优惠政策等方式,对非遗产业和企业给予多方面的扶持,做大非遗产业的同时,也推动了“非遗”人才队伍壮大。

三、加强政企合作与时俱进,为非遗产业点燃“兴旺之火”

真正的非遗保护不是等待政府保护,而是要自我保护,非遗传承人们不能“坐等保护、坐等扶持”,而是要主动把非遗技艺、非遗知识融合到市场化进程中去,并在这个过程中取精用弘、自我升华,从而

真正实现保护。一方面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另一方面由政府主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向市场参与竞争,以竞争的压力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活力,借助市场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非遗不是老态龙钟,而是与时俱进;非遗不是死气沉沉,而是朝气蓬勃。古往今来,又有哪一门传统工艺是一成不变地传承至今?正是因为各具时代特色的工艺特点,才造就了如今中华非遗文化宝库的瑰丽多彩。所以要做强红安非遗产业,就要与时俱进,把眼界放宽,主动研究市场中畅销的非遗产品,客观分析其优势,对比我们自己非遗产品,寻找差距,加以改良,推入市场。《2019年非遗新经济消费报告》显示,在非遗消费人群中,80后为主流且近八成为女性消费者,首饰配饰、服饰箱包类非遗产品订单占整体非遗消费品品类约82%,其中首饰配饰成为年轻消费者最为青睐的品类。咱们红安大布产业将传统大布做成女士手提包、钱包,红安绣活开始着力于围巾纺织,备受消费者青睐,这都是结合市场特点做的一些很好的尝试和改变,应该加强对这类非遗产品的精准开发和拓展。

建议有选择性地开展非遗产品创新和扶持,制定“非遗”产业化发展规划,对于需要进行市场化开发的“非遗”项目,要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实现产业聚集化发展,谋求“非遗”项目规模经济效应的产生,避免分散、零散、封闭式布局以及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造成的规模不经济。

四、做好非遗宣传培育力度,让非遗与旅游“并蒂开花”

非遗是美丽乡村的个性特质,更是乡村旅游中的一朵奇葩。打好非遗这张牌,能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要做好对“下一代”的传播,推动合适的非遗项目进课堂,使学生增强“非遗”保护意识,培养学习和保护“非遗”的兴趣。比如,现在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西洋乐器培训班,如果咱们教育部门定期开设免费的荡腔锣鼓、皮影戏等培训班等,让非遗项目进入小学、初中、老年大学的课程,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程,也增强了大家保护非遗、学习非遗的意识,让普通群众、下一代了解非遗文化、热爱非遗文化、甚至愿意传承非遗文化,是保护非遗文化的更加长远、高效之计。

二要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做好在全社会的普及性传播。建议和县融媒体中心合作,开设非遗专栏,结合个媒体平台的优势和特点,通过电台、电视台、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网络有痕。另外,建议在短视频上发力,开通抖音、快手等热门短视频平台账号。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中有1214项在抖音上有相关内容的传播,覆盖率超过88%。这1214项国家级非遗内容,在抖音,共产生了超过2400万条视频和超过1065亿次播放。如今,抖音短视频已经成为最大的非遗传播平台,我们可以借助短视频这股东风,将红安的非遗项目在全网铺开,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红安感受非遗文化,带动旅游。

五、加大市场推介力度,让非遗文化“开枝散叶”

与传统节日、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相结合,对非遗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与非遗展馆相结合,打造非遗旅游精品线路,推精品、树品牌、抓宣传、强服务;与旅游景区合作,将部分观赏性比较强的非遗项目搬到旅游景区,作为景区游玩观赏项目之一。例如襄阳南漳香水河风景区,将端公舞(当地给古人祭祀的表演)搬到景区,在篝火晚会时演出,部分游客为了看演出会选择留宿在景区。这个经验我们可以借鉴,比如把红安的十八老子的故事编成剧目、皮影戏等项目,放到帝王湖景区的夜场,也会增加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从而延伸旅游产业链,带动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