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新型产业园自2010年破土动工以来,至今已走过了九个年头。九年来,作为工业强县战略的主战场、主平台,围绕“产城融合、园城同建、适度扩规、重在质效”的发展思路,广大干群发扬“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大干快上、攻坚克难、拼搏赶超、奋发有为,不断演绎新的“红安精神”,不断创造新的“红安速度”,不断续写新的“红安传奇”,实现了园区规模由小到大、产业从无到有、后劲由弱到强、效益由低到高的跨越。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号)文件精神,现就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建言如下:
一、当前园区发展基本情况
截至今年11月份,红安新型产业园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落户企业达到492家,投产企业达到317家,在建企业达到89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12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7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9家。园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3.0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37.52亿元,税收达到6.33亿元(含抵扣),入库税收2.36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体量大但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据统计,目前园区实际用地面积33平方公里,项目停滞的企业数达86家,占落户企业数的17%左右,比重比较高。虽然前期经过“两闲两低”清理,涉及企业18家,处置闲置土地2160亩,但随着土地政策的缩紧,未来可供发展的土地供应可能有所减缓,园区土地“寸土寸金”,土地利用的效率急待提升。
(二)企业数量多但高新技术含量不高。园区落户企业492家,但高新技术企业仅有37家,占落户企业总数的7.5%、投产企业总数的11.6%,规上企业总数的37%;同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37.5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8.9%,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0.7%。两相对比,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推动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十分强劲,但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总体偏低,急需转型升级。
(三)园区容量大但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园区远期规划128平方公里,目前实际建成用地33平方公里,占比25.7%,大有空间可为。但目前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用工密集型产业,如武汉北健康食品产业园、中红实业、品茗家居等,虽然能够聚集人气,但企业投资比重的回报率不高,产业前沿性、替代性、创新性、抗风险性等方面还有不足。对我们园区的骨干企业太少。
(四)带动能量大但效能释放力度不高。新型产业园作为改革排头兵、开放试验田和发展主力军,对推进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表率带动作用。尤其是近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从高设标,提出建设“千亿园区”的奋斗目标,对园区远期发展规模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从目前来看,相关指标差距依然不小,还需要下大力气释放园区发展效能,进一步提档增速。
(五)发展需量大但综合服务能力不高。园区工业企业呈现出分布广、数量多等特征,传统产业在园区的比重较高,虽然企业推进长期发展愿望强烈、要素保障需求迫切,但审批办证难、融资贷款难、转型升级难、招人留人难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生产要素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仍然偏高,阻碍了高质量发展,对产业园管委会的综合服务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原因分析
(一)突破创新不够。把园区放在“省级高新园区”、“国家级高新区”的“大平台”中去打造、去比拼、去赶超的进程不快,别人来学习的多,外出学习借鉴的少,对标先进、拼搏赶超的步子不大、主
动对接长江经济带、长江新城、光谷、东湖高新区发展,特别是主导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核心产业、高新产业发展,抢抓“一芯两带三区”、军民融合发展机遇的实效不多。
(二)招大引强不够。建园初期由于紧缺专业招商团队,为快速掀起招商热潮,推行“全员招商”,把招商作为硬指标传导到各单位,确实取得了成效,实现了大批企业签约落户。但由于少数单位为了完成招商考核目标任务,只要项目符合要求就想办法让其落户,以致企业落户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客观形成了看重“有没有”,忽视“好不好”的“粗放招商”模式,在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行引链、招才引智的“精准招商”上做得不够。
(三)要素保障不够。人才、土地、金融等要素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因发展阶段、交通便利、生活配套、工资待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虽有心用才、护才、爱才、助才,但我县引才、留才依然不足。在土地保障方面,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和国际局势不稳定影响;二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刚性政策要求,我们园区只能依靠提高“亩产效益”的途径来解决,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筹融资难度和成本增加,在此过程中,园区应对局势发展,增强要素保障的措施还不多。
四、几点建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以更具系统性、长期性的战略视角,对2020年经济工作提出了确保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性目标。对此,建议园区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五抓”。
(一)抓产业提质。紧抓中部地区崛起、大别山振兴发展等战略机遇,加紧对主导产业(恒大康养旅游城等)、优势产业(斯曼等“隐形冠军”企业)和支柱产业(红安苕深加工等)的培育扶持,推动产业链向终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生态链向纵深拓展。建立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
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
(二)抓招商提标。依托恒大项目落户重大利好,调整招商战略、优化招商政策、提高招商门槛、激发招商动能,强化以“亩产税收论英雄”的政策导向,聚焦优势产业招大引强、引新聚优,着力让更多高新技术项目、龙头项目、集群项目、潜力项目、“隐形冠军”项目入驻园区,合理控制一般项目入驻园区,确保实现招商引资项目“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探索专业团队招商,分产业、分层次、分地域成立招商分局,让专业人做专业事,集中精力办大事。
(三)抓改革提速。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加快产业改造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推动经济发展从数量追赶型向质量引领型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不断深化“互联网+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网覆盖、一次办好”,积极推进“承诺预办、先建后验”,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想方设法集聚更多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做到“能减必减、能清必清”。优化土地利用政策,严格土地利用管理,推动开发区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抓创新提能。加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力度,健全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创新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转化,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对接全省“万企万亿技改工程”,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改升级投资,实现转型升级。对接服务好“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新的骨干企业“后备军”和行业“隐形冠军”。
(五)抓服务提效。按照“产城融合、园城同建”的要求,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园区综合承载力,建设宜居园区。坚决落实优化营商环境“22条”,出台鼓励支持企业发展“一揽子”配套政策文件,强化土地、金融、审批、环境、人才等
要素保障,打造公平优质发展环境,建设宜商园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加大扫黑除恶力度,抓好规范市场秩序、产权保护、金融风险防范、企业矛盾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工作,建设宜业园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守绿水、招“绿”商、种绿植,不断优化园区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宜人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