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将军县民营经济的红安法院答卷

2025-10-01 10:37   县人民法院   程顺英

红安网消息 人民司法发源地红安钟灵毓秀、物华天宝,明朝年间的黄安商帮曾雄冠荆楚。岁月流金,红安高新技术产业园是国家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红安县人民法院赓续红色法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民营经济司法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勇立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潮头,护航将军县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司法担当的护航答卷

在市场竞争大潮中,竭泽而渔不如授人以渔,激发民营主体创新创业活力是一道加分题。在高新区法庭揭牌成立县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与县检察院及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协作框架协议》,构建“司法+行政”协同保护知识产权大格局。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源头预防和化解知识产权民事纠纷。为精准对接企业司法需求,院领导带队走访、民商事法官带案回访湖北登冠装饰等公司,通过零距离问需、面对面解惑,帮助企业家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在革命老区发展大潮中,金融纠纷激增,如何更好服务保障金融消费者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是一道必答题。积极开展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有力维护金融秩序安全。刑庭庭长赵学焕荣获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等十部门联合授予的“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成绩突出个人”荣誉称号。在联合走访调研全县9家银行、5家保险公司的基础上,该院建立金融纠纷诉调对接流程,在杏花法庭揭牌成立县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召开金融案件审判执行工作联席会,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步入规范化新阶段。

不惧新程多挑战,砥砺初心立潮头。始终以答卷人的情怀,直面发展新形态的新问题,用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司法担当,书写护航民营经济发展的崭新答卷。

春风化雨的调解答卷

一起相持三年的租赁合同纠纷,在高新区法庭的调解下迎刃而解,民营企业得以快速收回门面房,承租方合法权益也得到保障。

某企业将门面房出租给李某,租期1年。合同到期后,因某企业未退还多缴纳的水电费,李某未如期退租腾房。此后双方矛盾不断,某企业对案涉房屋予以断电,李某则到企业门口张贴抗议横幅,矛盾的火药味开始弥漫。开发区管委会、派出所多次调解未果,某公司和李某均寄望于维护正义的最后防线——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迅速研判案情,发现双方对立情绪严重,一判了之不仅矛盾可能激化,还会影响企业经营。为减少双方诉累,妥善化解矛盾,承办法官实地勘查案涉房屋,并组织双方调解。

“租期到了你不退房,还在我公司拉横幅影响经营,我要求你赔偿损失!”“我多付的钱你不给退,我凭什么搬走,再说你私自断电也影响我了。”面对剑拔弩张的阵势,法官采取柔性的“背对背沟通”,引导双方缓解对立情绪。把当事人拉回理性的轨道后,法官发现,企业目标是腾房,李某请求是返还费用。针对争执焦点,法官提出“限期搬离+费用折抵”的调解方案,两条平行线和谐相交。得到某公司和李某认同,双方当场完成房屋交接。

不以结案为终点,但将事了为追求。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融入司法审判实践,建立涉企案件“优先调解、快速审理、督促履行”绿色通道,高效化解涉民营企业纠纷,书写春风化雨的司法支撑答卷。

善意文明的执行答卷

“感谢法院执行局细致调解,我同意自行搬离厂房。”这是一起因金融借款导致的以物抵债纠纷,某建筑公司以名下位于高新区的一处24000平方米的厂房提供担保,向某银行借款800余万元。某建筑公司未依约还款,某银行多次催收无果,遂向法院起诉。被告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某银行申请强制执行。

由于被执行人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红安法院遂对抵押物启动拍卖程序,最终以1200余万元的价格拍卖成功,实现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但某建筑公司以厂房已租给某家居公司为由拒不腾退。经法院下达限期搬离的最后通牒,某家居公司仍未搬离。考虑到强制腾退可能损坏生产设备,影响企业后续经营,执行法官多次上门释法析理,动员某家居公司搬离。功夫不负有心人,某家居公司恋恋不舍自行搬离。伴随案件执结的佳音,新企业落户高新区的发展热望已冉冉升起。

不因执法而机械,总以发展为己任。贯彻善意执行理念,依法灵活运用执行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腾”出空间,“换”来动能,为营商环境“养”出优势,书写善意文明的诚信建设答卷。

勇于创新的攻坚答卷

“法官既当裁判员又做辅导员,帮我们卸下历史包袱轻装上阵。”高新区法庭门口,A公司负责人边道谢,边送上一面上书“耐心公正细致专业,为民解忧维护正义”的锦旗。

A、B公司因企业并购后的债务清偿问题对簿公堂。受理案件后,高新区法庭迅速开通“绿色通道”。面对繁杂账目,法庭启用要素式审理法逐一拆解,行进至关键账目,还引入审计机构专项核验。为打通行业壁垒,组织圆桌会议形式调解,邀请行业协会代表、财税专家参与研判,现场搭建“债务清算模型”,使得争议款项如流水般明晰。经过连续三个工作日的“穿透式”对账,争议双方对所有账目了然于胸。而每次对账后的法理情滴灌式调解,令双方在不断缩小差距中行至继续合作的又一村,签订《债务清偿及后续合作框架协议》。纠纷圆满画上句号,而合作共赢的画卷仍在铺展。

不以因循而自满,常将创新解难题。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将个案办理融入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大局,运用法治思维,创新调解方法,高效率、低成本、利长远化解涉企纠纷,书写勇于创新的提速发展答卷。

在民营经济奋辑航道中,红安法院以法治方式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定格帧帧妙影,赢得无数嘉许。漫道正扬帆,该院将乘风劲展,为将军县民营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