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次就中医药的发展做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中医药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让中医药工作者倍感振奋。
笔者从三个维度进行了理解。首先,发展中医药是当前卫生事业的现实需要。中西医并重一直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担负着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神圣职责。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治疗费用低廉,在健康观念深入、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其次,发展中医药是弘扬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望闻问切、辨证施治”不仅仅是中医的工作术语,更是人文理念的提炼,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坚定“四个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发展中医药
当前,卫生健康工作正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思路无疑契合了这种工作模式。在中医药工作中,越来越的群众喜爱中医药、信任中医药、使用中医药,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期盼,正转化为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
为此,县中医院坚持立足中医、发扬特色、创新不断,在“三个全面”上做足功夫。一是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开展临床中医重点专科创建和科技创新,全院创建省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4个、市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3个,完成湖北省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2项,获得科技进步奖6个,专科数量、科研成果位居全市第一方阵。大力发展中医技术,重点开展以中药内服、涂擦、外敷、耳穴等中医特色的诊疗项目17项,在武汉市中医院引进的“冬病夏治”累计诊疗人次达3万余人,采用冬季膏方进补6200人次,发挥了中医药预防保健和治疗慢性病的优势,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全面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院内开展了名老中医师承工程,遴选10名年轻中医人才跟师学徒,通过跟班学习,继承中医方术,提升中医诊疗水平。通过竞赛、集体研读的形式,鼓励医院职工熟读中医经典,先后6次在省、市组织的中医理论竞赛中获得荣誉表彰。主动做好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进”活动,在全县所有村组健康教育宣传栏中定期张贴中医药知识及中医保健知识的宣传画,提高群众中医保健意识。在红安电视台开设《卫生与健康》栏目,开展中医养生保健讲座8期,在各乡镇开展中医主题义诊活动23场,免费义诊群众达6000人次,提高了中医药知识、文化在群众中的知晓率。三是全面巩固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在县卫健局的统筹下,中医院成立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对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中医药发展进行指导。11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建成“国医堂”,能从事基本的中医诊疗服务,覆盖率达100%。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到村卫生室建设内容,部分村卫生室能为基层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县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覆盖面得到进一步扩展。
对标中医发展先进的市县,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
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中医药服务能力不强。中医有其自身的特点,对比西医诊疗,很多人倾向于西医的“短、平、快”,忽视了中医的基础性、系统性诊疗方式,中医的诊疗服务领域在逐步缩小。二是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全。“县强、乡有、村薄弱”的现象突出存在,中医药服务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虽然配备有中医人员,但是数量少、服务范围窄。村卫生室执业的村医在中医技能运用上,仅仅会基本技能,很多还未接受正规的中医技能操作培训,服务能力有限,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短板。三是中医药人才队伍不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财力有限,对医疗人才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调控空间较小,难以吸引高层次卫生人才,优质人才资源“往上走、往高走”的趋势十分明显。四是中医药投入不足。中医服务价格调整联动不够,调整不及时,医院面临服务亏损的困境。同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执行“总额预付、超支不补”,造成业务开展受限。这些问题,都需在下一步工作中予以研究解决,同时也需要在座的各位领导、委员予以关心、呼吁。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特作如下建议:
一是全面加强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统筹考虑中医药和西医药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加强中医机构建设的投入,让县中医院优势更突出,推进各乡镇卫生院补短板、强弱项。由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牵头,建成以县级中医医院为龙头,各乡镇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打造医疗联合体,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在医联体内,通过培训讲座、教学查房、建名医团队、病人互转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合作,确保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是全面改进医药人才体制机制。赋予医院更多自主招聘权,鼓励医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基层工作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招聘、使用和激励中医医师;加大中医培训力度,建立常态化的中医培训模式,支持选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赴上级特色中医医院学习中医适宜技术,建立优势病种,加强基层医院康复科及乡村医师康复技术培训,推动中医康复进社区,方便人民群众;试行中医药人员‘县管乡用’,
出台专门政策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到基层提供服务,补足基层能力短板。
三是全面完善中医药投入机制。建立医疗价格及时调整机制,加大医保费用对中医用药、医疗服务的倾斜力度,建立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需求相匹配、较为稳定的中医药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持续加大对中医的支持力度,确保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各位领导,中医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国家的高度重视、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都给中医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幸福是干出来的,中医人一定会在县委县政府的引领下,各位领导的大力帮助下,坚持不懈、矢志奋斗,切实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