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图文:引来幸福水 滴滴润民心

2018-09-25 08:43   湖北日报  

——红安远安丹江口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侧记

                                                      图为:红安县县南水厂

                                                      图为:丹江口市贫困户家里通了自来水


                                    图为:丹江口市浪河水厂水源地

 8月24日中午,红安县太平桥镇雨淋山村酷热难耐,年近六旬的村民李福山打开水龙头,直接喝起水来,并感叹:“这水真甜,以后再也不用抢水了。”——这得益于我省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工程的实施。

摸清底数 精准施策

整体推进饮水安全全覆盖

红安县是我省有名的“旱包子”地区,而雨淋山村则是“旱包子中的旱包子”。过去村民用水,全靠村里的几口老水井,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雨淋山村的村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

红安县水利局副局长韩荣华介绍,近年来,红安县水利部门与扶贫办对接,以乡镇为单位,调查到村、到户、到人,摸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现状并登记造册,分类采取工程措施解决饮水问题。

 “感谢饮水安全精准扶贫工程,让我们贫困老百姓喝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丹江口市丁家营镇三请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林说。丹江口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有“中国水都”之称,但由于农村没有集中供水设备或设备老化,众多守着“大水井”的村民,只能喝井水。近几年,丹江口市通过新建或改建的水厂、泵站、加压站已全部建成通水,同时结合精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该市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达97%,自来水普及率达85%以上。水质优良、水量充足的饮水安全工程,让丹江口家家都有了水龙头,人人喝上了放心水。李林说,以前都是喝井水,男女老少都挑水,现在村里都喝上了自来水,水井、水扁担全都“退伍”了。

 近年来,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总体思路,我省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优化方案,坚持“能延长、不新建,能集中、不分散,能自流、不提水”的原则,全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我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72.8万人,其中存在饮水安全的有242.3万人。2016年至2017年,全省累计解决363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3.52万(不含易地扶贫搬迁),按国家现行标准,神农架林区、远安县、红安县已全部解决。

工程量大 点多线长

整合资金多元投资成效显著

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饮水安全工程村级管网和入户工程量大面广、点多线长,建设资金从哪里来?

 红安县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整合涉农资金、利用金融政策,千方百计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同时,还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安装入户管网。

韩荣华说:“通过县政府出资一部分,社会资本投资一部分,村民凑一部分的方式,多元投资,确保了饮水安全项目顺利实施。”早在2011年,红安县就引进湖北万马水务有限公司投资1050万元,解决了县南水厂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新建了县南水厂等,覆盖四个乡镇83个行政村,新铺设大口径供水管网上千公里,同时铺设众多输水入户分管网。2017年,该公司又投入600余万元解决贫困人口及面上巩固提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县政府还整合1520万元用于饮水安全建设。通过饮水安全工程,全县14610户建档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没出一分钱,就用上了自来水,现在政策真好。”红安县太平桥镇雨淋山村贫困户李全银说。

在丹江口,除国家、省专项补助资金外,当地采取发行地方债等方式融资,从2016年到2018年,共筹集资金2.6亿元。在远安县,县政府先后出台了扶贫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流程等规范性文件,统筹整合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脱贫攻坚项目资金,统筹资金安排2200万元,整体推进饮水安全工程。

今年,我省已分解下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200万人,重点解决余下的52.98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饮水安全问题,通过资金整合,多元投资,有效地解决了资金投入问题。

城乡融合 建管并重

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持久高效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是基础,管是关键。能否将建设成果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最终取决运行管护能否跟上。对此,省饮水办要求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企业化运营,积极推进产权改革,落实管护主体。

远安县水利局介绍,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远安县积极创新,分乡镇组建农村供水公司,负责本区域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经营管理维护20人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彻底解决已建工程管理中责任不明,管护责任不到位诸多问题。同时,还落实工程管护费用和水质监测费用,保障和提升农村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和工程日常维修养护,配备专职检验人员,安装集中消毒设备,确保水质检测常态化、全覆盖,确保群众喝上安全、稳定、方便的自来水。远安县董家村建档扶贫户向凤国说:“以前每年干旱都会缺水,去年通过精准扶贫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再也没有停过一次水,水也是清亮清亮的。”

在供水管护管理模式上,丹江口成立了农村供水用水管理局,注册成立了丹江口市利源农村供水用水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化运行管理模式改革探索。现在各个镇都配备了供水抢修人员和车辆,出现供水故障后,集镇内抢修人员40分钟内就能赶到现场,集镇外也只需80分钟。“饮水安全精准扶贫后,水源有保障,水压稳定,再也不担心干旱时没水了。”谈起饮水问题,建档贫困户徐远昌激动地介绍,现在村里的自来水都有专人管护,水质有保证,供水也稳定,“几乎没停过水,就是偶尔停水也会提前通知,当天就修好了。”

管网铺设到家,供水城乡融合共享。以红安县县南水厂为例,供水覆盖范围内,不论城镇还是农村,都是同一管网,同一水源。水库的水进入水厂后,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净化环节,再加压输送到村民家中。“以前喝井水,发洪水时水就浑了,干旱时有小虫子,水质没保障,现在和城里人喝一样的自来水,干净得很。”李福山说。

针对公益性的农村供水点多、用水量少、单位供水成本高、水价难以达到供水成本的实际情况,各地通过落实优惠政策,降低供水用电价格,降低农村用水成本。“一吨水2元,一年水费100多元,相当于打一天工的收入,贫困户都用得起,很划算。”李福山和李全银不约而同的说。由于村民居住分散,供水成本高,水价较高,为保障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用得起水,红安城镇农村一个水价,通过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共享,分摊供水成本,确保村民用得起水。

当前,我省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工作进入关键时期,省水利厅将继续克难奋进,攻坚拔寨,以不胜不休的决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坚决打赢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攻坚战,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