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晚报】水口寺村让党建“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

2018-09-25 08:07   毛红平

黄冈新闻网(通讯员毛红平)9月12日,红安县上新集镇水口寺村丰收的稻田、纵横交错的水泥公路、干净整洁的村舍、户户之间的便民小道、每1000余米的文化广场、垃圾池、冲水式厕所,构成一幅幅迷人的乡村田园画。村民说,这一切利益归功于基层党建的力量。

水口寺村下设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48名。今年该村努力实现党建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同步发展,使基层党建工作的“软实力”成为农村发展的‘硬支撑’。今年八月,该村顺利脱贫了。

 加强党建特色宣传。按照党建示范点有标志、有场所、有制度、有专栏的建设要求,结合村支部实际,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依托,开辟党建宣传专栏,在村委会至村各小组打造党建文化长廊,充分展示村党建品牌特色、历史古迹、村民自治、民间文化等,凸显水口寺村党建氛围。

加强党员日常管理。健全合格党员标准体系和考评体系,在每月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民主评议进行全程纪实,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和星级评定。

设岗定责亮明身份。按村小组划分党员示范责任岗,每个党员根据自身特点和能力进行“一句话承诺”,并制作成岗位公示牌在党员门前张贴,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

突出党员示范带头。在开展狠刹“人情风”活动中,党员率先签订承诺书后,再入户宣传引导,引领带动。同时,不断增强党员干部遵纪守法意识,发挥党员辐射带动、示范引领效应。

党建软实力成为水口寺村经济发展的硬支撑。去年仅古家塆拆除破旧房屋400余间,建成一条长3公里的绕村公路,504户户户通的便民小道,竖起120余盏的明灯。村里的空地块全部种上花草,用栅栏围着,仿佛一个个小花园。户户有垃圾桶、塆塆有垃圾池、还有消防池。村里引进能人徐爱民回乡后,先后建成5个文化广场、6处文化长廊,其中村部广场达1600平米,文化长廊达70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