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在红安县上新集镇的发展画卷上,美丽城乡建设与民生工程建设正同频共振,以环境整治提升“颜值气质”,以道路延伸夯实“发展根基”,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幸福图景。
立体整治:让城乡面貌“脱胎换骨”
上新集镇锚定镇容镇貌提升核心目标,以“全域覆盖、标本兼治”的综合整治行动破题,统筹镇区与乡村、攻坚与长效,推动人居环境“颜值”“气质”同步跃升。
自10月初启动市容市貌及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以来,该镇创新推行“镇街+网格+乡村”立体推进模式。镇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分片包保,聚焦建材大道、王姚线等主次街道,以及社区、中心村结合部等关键区域,靶向整治“十乱”突出问题。

工作专班坚持“劝导为主、规范为辅”,沿街入户发放《致居民一封信》600余封,面对面解读整治政策、阐释环境维护意义。针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专班人员耐心沟通引导,既要求临街装修住户“内外兼修”改善周边环境,也指导流动摊贩在划定区域规范经营,以柔性服务赢得群众主动配合。“政府为大家办实事,我们肯定全力支持,一起把家园扮靓!”居民们的积极响应,成为整治工作的强大动力。
截至目前,该镇累计劝离占道经营2家,制止店外经营5家,规范乱停乱放车辆10余辆,镇区主干道通行效率显著提升,整洁街面与焕新商铺相映成趣。从镇区街道的规范有序,到乡村街巷的清爽利落,整治行动带来的变化肉眼可见。

为放大整治成效、凝聚全民共识,该镇通过“绚丽上新集”微信公众号开设【美丽城乡进行时】专栏,实时推送整治动态、经验做法与民生实效,让“家家共创美丽家园、人人维护交通秩序”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今的上新集,占道经营少了、规范摆放多了,乱停乱放少了、道路通畅多了,一幅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城乡画卷正徐徐展开。
上新集镇始终坚持“治标更治本”,在集中整治的同时,同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将整治成果与日常管护、网格治理深度融合,推动环境整治从“集中攻坚”向“常态长效”转变。

道路延伸:为乡村振兴“强基赋能”
在环境整治扮靓“面子”的同时,上新集镇更以农村公路建设做实“里子”,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2025年度农村公路第一批基础网延伸连通工程——上安线至古家湾还建点公路已正式开工。该工程任务里程0.5公里,实际建设0.7公里,满幅新铺4米宽、厚18公分的水泥路,将为还建点所有居民铺就出行“幸福路”。

与此同时,古家塆至王辉塆赵家田塆公路提档升级工程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作为2025年红安县农村公路第一批建制村双车道工程,该项目全长2.116公里,路基拓宽至7.5米,满幅新铺5.5米宽、18公分厚的水泥路面,将彻底改善沿线群众的出行体验。
“以前路不好走,农产品运出去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我们的日子肯定会更红火。”古家湾的村民谈及新开工的公路难掩喜悦。这两条农村公路工程,是上新集镇聚焦民生需求、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它们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道路延伸,更是城乡资源流动、产业发展的“毛细血管”,将为沿线村庄带来人气与商机。
从G346、S108的干线畅行,到王姚线(南延线)的支线贯通,再到滠水河高山片乡村道路的微循环完善,上新集镇的交通路网正不断织密。石古岭村滠水河流域环境治理与道路建设同步推进,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更加顺畅。

全域共进:谱乡村振兴“发展新篇”
上新集镇的发展实践,是红安县美丽城乡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缩影。环境整治与道路建设双管齐下,既提升了城乡“颜值”,更夯实了发展“底气”。
上新集镇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一方面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环境长效管护,让整洁有序的环境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以路网升级带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让美丽城乡建设成果与交通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群众,为红安县“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格局注入坚实基层动能,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