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积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025-11-04 17:21   吴越, 毛人杰

红安网消息   “感谢县委县政府,在大家‘保姆式’的帮扶下,我们公司今年顺利地获得了500万元信用贷款,并减免担保费5万元。”日前,湖北弘美达幕墙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这是红安县创新推出“政策性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通过举办银企对接会,搭建知识产权转化桥梁的又一融资举措。

今年以来,红安县积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通过创新信用评价,提升融资效率、深化模式创新,盘活知识产权、细化普惠服务,落实减费让利等三项举措激活经营主体发展动能,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信用评价,提升融资效率。红安县率先引入企业信用评价大模型,围绕5项原则性指标,整合13项重要因素,设置29项细化指标与6项控制性指标,对全县6.59万家经营主体开展全覆盖信用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将经营主体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开展“A级红榜”评选,推动评价结果在金融机构间共享应用,为银行信贷产品创新和精准放贷提供核心依据,提升融资对接效率。

深化模式创新,盘活知识产权。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轻资产、融资难问题,红安县创新推出“政策性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举办银企对接会,搭建知识产权转化桥梁。成功帮助湖北弘美达幕墙公司通过该模式获得500万元信用贷款,并减免担保费5万元。同时,通过分类专场对接会15场,单场促成意向签约金额达2300万元,激活企业无形资产价值。

细化普惠服务,落实减费让利。红安县在全县9家银行全面推广“301”贷款模式,即:三分钟申贷、零抵押零人工干预、一分钟放款,上线18种适配信贷产品。推出多项专项信贷产品,由政府承担办贷费用,并提供利率优惠,累计支持20556户经营主体获得融资35.16亿元。通过减费让利,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平均水平降低0.5-1个百分点,累计让利约5500万元。

据悉,今年以来,红安县累计帮助20556户经营主体成功融资35.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