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蔡家岗之变”到“阎家河之治”:解锁一个乡镇的民生改善密码

2025-11-04 10:25   麻城发布   .

从“蔡家岗之变”到“阎家河之治”:解锁一个乡镇的民生改善密码

初秋的阎家河镇蔡家岗村,阳光和煦。村卫生室里,73岁的村民刘长娥正在接受针灸理疗。“我们跟这里住得很近,看病不出村,很方便。”她的心声解锁蔡家岗村“幸福密码”:将民生改善落实到村民“急难愁盼”的细微处。

“一通电话”的承诺:织就乡村服务“响应网”

“随时打电话随时来,有时候哪怕正在吃饭,村民有点伤痛,一通电话就来了。”行医30年的村医李继桥的手机成了村民的“健康热线”,这份“随时在线”的承诺,构建了乡村健康服务的第一道防线。

同样的响应速度,也体现在“五安家园”。理发师王乐平风雨无阻,每月1号和15号准时为村民理发,对行动不便者更是上门服务。

更妙的是蔡家岗村的积分奖励制度,村民通过志愿服务积累积分,可在“幸福蔡岗时间银行”兑换商品或服务。72岁的村民蔡申武是受益者,他笑道:“每个月都可以来五安家园理发,便宜又方便,这办法真好!”

“一段路”的变迁:打通民生福祉“最后一公里”

民生改善,基础先行。行走在蔡家岗村,79岁的蔡秋花老人感慨万千:“我嫁到蔡家岗村60年了,以前路上坑坑洼洼,到处脏乱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走在干净整洁的柏油路上,脸上笑意盈盈,“现在干干净净,装了太阳能灯,晚上大家都出来乘凉,很热闹!”

如今,蔡家岗村通村主干路3公里已全部扩宽至5.5米并进行硬化,其中2.5公里已完成黑化;全村14个村民小组湾组道路已全部硬化;各湾组均已安装路灯,出入口均已安装监控。道路的通畅,不仅提升了村容村貌,更打通了民生福祉的“毛细血管”,提升了村民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一顿热乎饭”的背后:盘活闲置资源打造“幸福闭环”

临近中午,蔡家岗村老粮站改造的就业车间里欢声笑语。73岁的曾庆娥是“老员工”,她一边加工首饰盒一边笑着说:“在这里很开心,人多热闹,一个月挣一千多块零花钱,一边做一边玩,有时还唱歌跳舞!”这个车间的成功运作,是蔡家岗村盘活闲置资产的缩影。

2023年,该村引进湖北沃尔西包装公司,2025年,麻城市新创科技有限公司又落户在这里,两家企业已带动近百名群众“家门口”就业。

中午下班后,工人们成群结队走向幸福食堂,便宜可口的饭菜,吃得舒心又放心。麻城市新创科技有限公司员工陈春芳笑着说:“自己在家煮麻烦,在这里吃又满意又方便。平时哪怕不上班,也会带着孩子来这里吃。”

“幸福闭环”的延伸:从寄递物流到现代农业

民生改善的触角不断延伸。农村寄递物流服务站蔡家岗站负责人蔡红周介绍,即便淡季,每日快递量也超百件,“如今正是丰收的时节,附近的村民们常来这里邮寄板栗、花生、肉糕等土特产到全国各地”。

现代农业技术也已落地蔡家岗村,该村5组组长李景龙指着被种植大户流转的200亩连片稻田说:“以前人工种植就是卖苦力,特别辛苦,现在大棚育秧、机械化作业、无人机施肥,实在太方便了!”

“小确幸”里的“大民生”,从“一通电话”的即时响应,到“一段路”的畅通无阻,再到“一顿热乎饭”带来的便捷与温暖,蔡家岗村用绣花功夫编织起一张覆盖医疗、养老、就业、出行、物流的民生保障网。

蔡家岗村的点滴变化,是阎家河镇民生改善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阎家河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在乡村振兴方面,优化工作机制,精准落实教育、健康帮扶政策,发放“雨露计划”补助,实现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并通过排查帮扶、小额信贷等措施保障民生、促进就业;同时加强资金监管,确保380万元补助资金项目规范落地。在人居环境方面,大力拆违治乱,整治危房与安全隐患,常态化开展污染防治、消防安全与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治理,并通过多种形式扩大安全宣传覆盖面,城乡面貌持续改善。一组组扎实的数据,正转化为群众脸上满意的笑容,托举起“家门口”稳稳的幸福。实践表明,真正的民生改善,在于用系统化的思维,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到群众心坎上,让幸福变得具体而微、真实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