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秋风送桂香,服务暖人心。近日,红安县觅儿寺镇凉亭社区 “幸福食光” 食堂正式与居民见面。这不仅是社区里飘着烟火气的 “共享厨房”,更是党委政府积极响应 “一老一小一群一弱” 服务号召,聚焦群众 “急难愁盼”、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百米” 的生动实践,让 “为民服务” 的初心,融进每一餐热饭热菜里。
“民以食为天”,吃饭这件 “小事”,却是关系群众幸福感的 “大事”。在前期深入调研中,党委政府与社区发现:独居老人做饭 “凑合过”、双职工家庭无暇准备营养餐、户外劳动者难寻一口热乎饭…… 这些 “舌尖上的烦恼”,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痛点。
为此,社区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将 “幸福食光” 食堂建设纳入民生实事清单。从场地改造、餐饮企业引进,到厨师团队组建、智能设备配备,每一个环节都紧扣 “安全、营养、便捷” 的核心需求。食材采购严格溯源、餐品制作全程把控、餐具消毒规范标准,更建立 “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 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用严谨细致的保障,让老人吃得健康、孩子吃得放心、劳动者吃得安心,真正把 “群众需求” 变成 “满意答卷”。
“幸福食光” 食堂的意义,远不止于 “提供一餐饭”,更在于以 “食” 为纽带,精准覆盖 “一老一小一群一弱” 各类群体需求,构建有温度的社区服务圈。
针对老年群体,食堂推出专属优待政策,用实惠与贴心化解独居老人的就餐难题;为户外劳动者送上暖心折扣,用热饭热菜致敬奔波的身影;给中小学生定制 “营养套餐”,搭配均衡、每日更新,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从清晨的元气早餐,到正午的家常便饭,再到傍晚的暖心靓汤,全时段供应的餐品,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居民的饮食需求。
更值得一提的是,食堂内特意设置 “邻里议事角”,摆放着舒适座椅与报刊读物。老人们吃完饭围坐聊天、年轻人交流生活心得、孩子们分享趣事,这里不再是单纯的就餐场所,更成了邻里互动的 “温情驿站”,让社区的凝聚力在烟火气中不断升温。
“以前一个人做饭总嫌麻烦,现在食堂就在家门口,不仅吃得舒服,还能和老邻居们聊聊天,心里特别暖!” 社区居民的真切感受,正是 “幸福食光” 食堂价值的最好注脚。
作为党委政府践行民生服务的重要载体,“幸福食光” 食堂并非终点。未来,社区将持续倾听居民声音,不断优化菜品口味、升级服务模式,计划推出节日特色餐、上门送餐等个性化服务,让这份 “舌尖上的幸福” 覆盖更多群体,真正把食堂打造成居民心中 “离不开、信得过、靠得住” 的幸福驿站。
一餐热饭,承载的是民生温度;一件实事,彰显的是责任担当。凉亭社区 “幸福食光” 食堂的启幕,是党委政府心系 “一老一小一群一弱” 的生动缩影,更是用实际行动书写 “为民服务” 的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