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抛救生圈要瞄准上风口!”红安县杏花乡长竹村水域管理员彭红强紧握绳索,在刚学会应急救护的专业指导下奋力抛投。模拟落水者的救生圈稳稳套中目标,门口现场掌声雷动——这紧张一幕,来自7月18日红安县红十字会为杏花乡量身定制的防溺水“理论+实操”双轨特训。针对暑期未成年人溺水风险,一场直击要害的防护网正在杏花乡迅速织密。
“靶向教学”筑牢生命防线
培训精准锁定未成年人保护痛点。理论课上,本地真实溺水案例带来沉重警示,“七不两会”口诀(不私自下水、不盲目施救;会避险、会呼救)化作声声入心的安全准则。尤其强调智慧救援:严令禁止“手拉手”下水救人,力推“岸上优先”原则——竹竿、绳索、救生圈才是安全施救的“黄金搭档”。实操环节更是真刀真枪:心肺复苏按压深度精确到厘米,人工呼吸节奏紧跟节拍器;海姆利希急救法用“剪刀石头布”手势巧妙定位;水中抽筋自救、漂浮物求生技巧一一操练。沉浸式场景模拟与“分贝对抗赛”等互动,让知识真正刻入参训者脑海。
党委领航,培训落地见真章
杏花乡党委深知防溺水重在实效。全乡43个村(社区)水域管理员、教师、村干部、执法队员、志愿者应训尽训,无一遗漏。培训甫一结束,党委立即部署行动。“持证”上岗强巡查:水域管理员全员配备救生装备,持培训合格证上岗,重点水域巡查频次翻倍;“小手拉大手”进万家: 教师、干部化身安全讲师,携带《防溺水安全手册》及隐患排查表深入家庭,组织“家长急救挑战赛”,将安全技能从课堂延伸至厅堂、灶台;“方言课堂”全覆盖:村干部以方言编排顺口溜,在村头喇叭滚动播放“六不准”要点,确保老少皆知。
从理论到实战,从课堂到塘边、河岸,杏花乡以“硬核”培训锻造基层应急“尖兵”,用务实行动为未成年人架起一道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命防线。水域管理员、教师、家长正合力编织一张立体安全网——守护每一朵浪花旁的纯真笑颜,是这个夏天杏花乡最坚定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