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闻网(通讯员洪组)7月18日,红安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二季度工作例会通过了《红安县2018年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三资”清理工作方案》。今年,该县整合18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党组织+特色产业+党员群众”模式,支持60个试点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近年来,红安县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突出党建引领,强化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组织引领作用,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开展红色教育,提振“精气神”。依托党校、青年干部读书班、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战略思想和中央、省市县精准扶贫政策;组织开展“弘扬革命传统,推动精准脱贫”专题讨论,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自觉担负起脱贫攻坚的重任。
筑牢红色堡垒,搭建“连心桥”。以“整县推进”支部建设为抓手,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出台《红安县引入党员群众评价机制考核调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试行办法》,从在外能人、退伍军人、乡村致富带头人中挑选98名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开展“项目建设党员带队、环境整治党员带领、产业发展党员带动、服务群众党员带头”农村党员“四带”行动,真正让党员行动起来、把贫困户带动起来。
选派红色骨干,打造“突击队”。通过第一书记帮带、工作队帮建、各类人才助阵,打造脱贫攻坚“突击队”。选派151名驻村第一书记,充实到扶贫工作一线,抽调1398名优秀干部组建399个驻村工作队和12个督查队,实行“五天四夜”驻村帮扶。
点燃红色引擎,铸造“助推器”。对全县重点贫困村集体“三资”进行全面清理锁定,依法进行开发整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设立扶贫产业发展基金1亿元,重点支持发展红苕、蜂蜜、红宝萝卜、红安大布、永河皮子等特色产业。从2018年到2020年,县级财政每年整合1800万元专项资金,滚动扶持60个村发展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