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上合青岛峰会提出“五观” 贡献新时代中国智慧

2018-06-11 11:04   人民网-时政频道   申亚欣 张庆锋

“再过5天,上海合作组织将迎来17岁生日。”6月10日,黄海之滨,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总结回顾上合17年不平凡的历程。

17岁的上合,已成长为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

17岁的上合,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不断涌现的各种安全威胁,如何看?怎么办?

习近平在青岛峰会讲话中,给出新时代中国的答案。

弘扬“上海精神”,破解时代难题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习近平用四个“尽管”开头的转折句,登高望远,对当今国际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作出深刻判断。

习近平指出,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但“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各国日益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中国上合组织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石泽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习主席的讲话审时度势、立意高远,他对当前国际形势的重要判断,必将对推动上合组织开展深入合作、持续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当前所面临的一些时代难题和风险挑战,习主席特别强调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石泽谈到,习近平对“上海精神”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

2015年7月10日,俄罗斯,乌法。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指出,要让“上海精神”在本地区更加深入人心、发扬光大,成为本组织成员国打造命运共同体、共建和谐家园的精神纽带。

2016年6月24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指出,“上海精神”具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生命力和价值。

此次峰会,习近平再次作出精辟阐述:“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

倡导“五观”理念,构建命运共同体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中国儒家的“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在6月9日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一连引用了四个儒家经典。

在这个夏季,各国嘉宾齐聚孔子的故乡山东。习近平峰会讲话中闪耀出的东方智慧,令与会嘉宾由衷赞叹。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习近平在讲话中首次系统性提出弘扬“上海精神”的“五观”:一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二是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三是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四是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五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专家指出,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全球治理观,这“五观”从多个方面凝聚发展共识,对上合组织的发展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姜毅向人民网记者谈到,从长远来看,这些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完全契合的,上合组织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也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地区合作模式的重要尝试。

石泽认为,“五观”的提出,是超越了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是我国重要的外交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的内涵。

释放中国红利,提升上合行动力

“未来3年,中方愿利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等平台,为各方培训2000名执法人员,强化执法能力建设。”

“中国欢迎各方积极参与今年11月将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我宣布,中方将在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框架内设立300亿元人民币等值专项贷款。”

……

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干货满满,释放出实实在在的中国红利。

专家认为,习主席的讲话既有宏观的阐述,也有具体的举措,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提供公共产品,促进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共同发展。

姜毅指出,上合组织成立17年来,中国一直都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在未来发展中,中国仍将在维护地区安全、加强经贸合作、促进人文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各国企业到普通游客,都将从中受益。

“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意味着参与各方应是共生共荣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凝聚合力、求同存异、求同化异,更催生出新的合作关系。”石泽指出,习主席讲话中的承诺,均是依据上合组织发展的需要所提出的,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

石泽注意到,习主席在讲话中谈到,“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石泽指出,“发展战略的对接,关系着上合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与上合组织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互补性,一方面两者的地域比较吻合,另一方面,多边合作和双边合作可以互相促进。”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上海合作组织站在新的起点,风帆正满、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