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冬季取暖设备要远离易燃物,密闭空间用燃气得常通风。”11月11日上午9:30,红安县上新集镇政府四楼会议室里,一场“理论+实操”的应急安全培训正火热开展。这场由上新集镇联合湖北黄冈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互学互鉴 资源共享”培训活动,将专业安全技能送到基层一线,为乡村振兴织密安全防护网。

开篇明意:搭起基层应急“连心桥”
活动伊始,上新集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余笑说:“乡村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此次联合专业院校开展培训,既是安全知识进基层的具体实践,也是提升镇村应急处置能力的务实之举,我们要把技能学深悟透,真正成为群众安全的‘守门人’。”
湖北黄冈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工作队、应急救援系教师团队,以及上新集镇应急办、执法中心、镇直属消防应急队、民兵连、村铜锣队等30余名干部群众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干货满满”的安全实训。

课堂授业:把安全知识“装进口袋”
9:40起,黄冈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郑向莞老师率先开讲消防安全知识——从防电信诈骗、防溺水等日常安全常识,
到森林防火、一氧化碳中毒防范等季节性重点,郑老师结合农村真实案例拆解风险点,让“枯燥的安全规范”变成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指南。

“急救第一步是判断现场安全,做好自我防护再施救。”
“心肺复苏的按压频率要稳定在每分钟100-120次。”消防安全讲座后,郑向莞紧接着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她一边讲解操作流程,一边现场演示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技能;上新集镇两名村干部(民兵连、铜锣队代表)作为学员助手,在指导下完成急救实操,让技能学习从“听理论”转向“动手做”,更具直观性。现场参训人员纷纷提笔记录、用手机拍摄细节,“这是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本事,必须记牢!”一名铜锣队队员说。

广场演练:让安全技能“落地见效”
上午11:00,培训队伍转移至镇新马广场,消防安全现场演练随即展开。黄冈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熊飞虎、罗显军两位老师先向参训人员发放《消防安全知识手册》,再现场演示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一提、二拔、三握、四压,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动作规范清晰,镇村专职消防员迅速跟进学习。
“请消防员代表进行实操!”随着指令下达,3名镇村消防员代表依次上前,按照老师教授的步骤操作灭火器,成功扑灭预设火盆中的明火,现场响起阵阵掌声。更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是,应急学院团队现场展示了遥控灭火飞机作业:小型无人机携带灭火装置升空,精准对准模拟火源喷洒灭火剂,高效快捷的“科技灭火”场景,让基层干群直观感受到应急技术的新发展。

实地指导:补全安全保障“基层短板”
演练结束后,应急学院老师走进上新集镇消防队,实地查看消防设施建设情况,针对消防器材维护、应急物资储备等细节提出专业指导意见,帮助镇村消防队规范设施管理、优化应急准备,进一步补齐基层安全保障的短板。
技能“充电”:为乡村安全“添底气”
“以前只知道灭火器能灭火,今天才学会正确操作;急救知识是第一次系统学,以后遇到紧急情况不会慌了。”参训的村铜锣队队员韩大姐拿着刚领到的知识手册,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上新集镇“安全知识进基层”的常态化举措之一。通过“理论授课+实操演练+现场指导”的模式,既让基层干部群众掌握了实用安全技能,也实现了专业院校资源与乡村安全需求的精准对接。
“接下来,我们会把学到的技能传递给更多村民,结合铜锣队‘村村响’的优势,把安全知识送到田间地头。”余笑介绍,上新集镇将持续深化与专业院校的合作,常态化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动,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为乡村振兴筑牢安全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