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上新集镇:“镇村联动”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5-11-06 15:10   上新集镇人民政府   陈良新

红安网消息 “以前家门口塘边没护栏,娃们跑近了总操心;现在砌了红砖坡,又干净又安全!”11月6日,红安县上新集镇高山庙村六组村民望着刚完工的塘堰护坡,笑着跟村干部搭话。这是该镇“镇村联动”推进镇容村貌整治与乡村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日,上新集镇以“镇村一盘棋、全域齐发力”为导向,既抓环境整治补短板,又谋产业发展强动能,从道路修缮到塘堰治理,从卫生清理到景点打造,一系列务实举措让集镇与村落既见“颜值”更有“内涵”,焕发蓬勃生机。

集镇“牵线”:把准节奏织密“整治网”

“复兴村、大庙村今天集中清塘堰,余家岗村在销毁‘一枝黄花’,进度都跟上!”每天早上,镇工作群里的动态调度,成了各村“比学赶超”的信号。

镇党委牵头搭起“镇督导、村落实、部门帮”的框架:镇振兴办干部沉到桥店村,现场指导乡村振兴与环境整治、产业发展衔接;县交通局公路计划股专班直奔余家岗村,踏勘公路提档升级线路,为路网联通夯实基础;中航保洁队伍与村公益性岗位“组队”,跟着镇里的“周清单”扫干净每一条村道、清彻底每一处死角,为发展打底子。

“集镇统着干,各村不打乱仗。”镇分管负责人说,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单一整治”到“文旅融合”,靠的是“每天有动作、每周有成效”的钉劲。

村落“落子”:精准破题擦亮“宜居底色”

走进水口寺村,两处道路建设工地热火朝天,均已争取到交通项目指标,采取“项目补贴+村集体自筹+群众捐资”的模式推进建设:村口“道路施工 禁止通行”的蓝牌格外醒目,该村改造扩宽进村主干道(连通赵家田与王辉湾通组路)的项目正有序推进,在外乡贤古老板主动捐资3万元支持建设,“家乡主干道修宽了,回村路、运货路都顺畅!”目前,该道路已完成砂石垫层铺设,混凝土浇筑即将启动;另一边,G346国道拆迁古家湾还建点内,新村水泥硬化道路正在加紧施工,倡议发出后,每户新居居民主动捐出1000元,“自己的家园自己建,新路修通了,住着更舒心!”

高山庙村的“动作”同样扎实:6组塘堰刚装完安全护栏,4-5组的塘埂又铺上了新土,危旧房拆除后的空地正规划成休闲小广场;其亭榜村的保洁员推着绿色清运车,逐湾逐组清理杂草、垃圾,让村落环境清爽整洁;石古岭村则走出“整治+文旅”的特色路,精心打造的滠水河边乡村露营基地已全面完工,依河而建的景观步道、露营平台相映成趣,既毗邻滠水河的自然风光,又与黄陂木兰花乡景区无缝衔接,凭借“旅游+研学+露营”的多元定位,正成为武汉、孝感、黄冈三市周边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村民愁啥我们先干啥,乡村缺啥我们先补啥。”高山庙村支书何贵武擦着汗说,塘堰加护栏防溺水、道路硬化通出行、景点打造促增收,都是“摸准了群众心窝子、踩实了发展关键点的事”。

全民“搭手”:攥紧合力共筑“幸福家”

“我家先捐!”水口寺村还建点居民群里,倡议消息刚发出,几户人家的转账就率先到账;新红村的何爹爹,扛着锄头把屋旁沟渠的杂土清得干干净净;余家岗村的公益性岗位人员,背着喷雾器对路边“一枝黄花”进行集中销毁,不留死角;石古岭村的村民们更是主动参与露营基地的绿植养护、卫生保洁,“景点建在家门口,咱们既要当受益者,更要当守护者!”

“以前是‘干部干、群众看’,现在是‘大家一起干’!”石古岭村胡王家湾小组村民望着门前正在推进的王姚线南延线工程,又眺向不远处的露营基地,满脸感慨,“这条路从家门口穿过,直奔滠水河,听说北门港大桥也快要新建了,往后出门上桥、货运出行都方便,再加上这漂亮的露营地,咱村的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如今,上新集镇的街巷里,货车能顺畅错车;湾组的塘堰边,孩子们能放心嬉戏;滠水河畔,游客能惬意露营;乡村的道路上,发展的希望正在延伸。“下一步要接着做‘微整治’、育‘新产业’,把每一处细节拾掇好,把每一个资源用到位,让镇容村貌的‘颜值’,变成群众日子的‘品质’、乡村发展的‘产值’。”上新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朱神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