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干部素质提升年 | 锻造“狮子型”干部方阵 ——黄冈市以实干担当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2025-09-16 17:22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

6次考察、25轮洽谈、18次修改协议,签下总投资103亿元的金晟新能源退役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只用了118天!

这,正是“狮子型”干部拼出来的“黄冈速度”。

今年初以来,我市紧扣“选拔政治过硬、作风扎实、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狮子型干部”要求,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将赛场设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改革攻坚等主战场,通过思想淬炼、实战砺能、机制创新,培育出一支能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的“狮子型”干部。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7%、增速全省第3,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8家、新增数全省第4,广大干部用实干实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红色熔炉淬初心——

从“学思践悟”到“知行合一”

4月8日,市委党校大别山红色火种特训营的课堂上,90名“95后”青年干部围绕“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展开激烈讨论。这场持续4天的“思想风暴”,最终凝结成30余篇调研报告和上千条文旅发展建议。其中“将军故里研学线路”已落地运营,首月接待游客超万人次。

“红色基因是锻造‘狮子型’干部的精神富矿。”市委党校负责人介绍,我市深挖60余处革命遗址资源,打造“信仰之旅”“将星之路”等4条党性教育精品线路,开发《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32门红色课程,构建起“听一堂党课、说一段故事、读一封家书、写一篇党性分析、比一场党史知识竞赛、走一趟红军路”的“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青年教师演绎的《夏明翰就义前的三封家书》情景课,让学员们在泪水中感悟初心。上半年,5000余名党员干部在党性教育中铸魂。

精神的力量转化为发展动能。在黄梅五祖寺林场,场长徐天治带领职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林业+企业+效益”机制,将濒危林场盘活为全国十佳林场,经营面积从8800亩扩至6.13万亩。“是大别山精神激励我们啃下硬骨头!”徐天治说。

黄州区选派52名干部挂职社区,解决难题263件;红安县30名年轻干部冲锋在高铁征迁战场,12天签约252户;在黄梅小池滨江新区,干部们破解热电联产项目能耗难题,带动整个印染产业园“全盘皆活”……

从精神富矿中汲取攻坚锐气,全市党员干部实现了从“学思践悟”到“知行合一”的跨越。

一线战场砺本领——

在“啃硬骨头”中练就“真功夫”

3月18日,湖北省机器人控制与驱动技术创新中心落户黄冈。市科技局“党员干部先锋服务专班”成员们对此百感交集。

回溯项目推进过程,每一步都充满挑战:缺高水平领军人才,张全斌带着专班三赴武汉,用乡音叩开院士心门;数据单薄,刘源带队深挖12项产业链协同案例补短板;场地清退,冉成溶一家家上门协调,一周清空楼层。11次框架调整、43轮内容修改,服务专班日夜兼程,3个月拼出省级创新平台。

把经济主战场作为“狮子型”干部的“练兵场”,我市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改革创新、应急处突“五个一线”建立考察识别机制,“练兵场”遍布各领域。

——项目一线“揭榜压担”。王晴、朱晓平、孙威等党员干部驻点3个月攻克7S蕲艾数字产地仓区块链溯源技术,推动428家企业上链,促成1亿元药准字号艾条订单在蕲春生产。

——技术攻坚“尖兵突击”。市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集成“四维选育法”和“一父多母自然授粉”配组模式,成功创制出14个突破性种质资源,使杂交稻生育期平均缩短12天,亩产提升20%以上。

——改革深水“头雁领航”。蕲春县横车镇九棵松村党委书记董振兴引入央企中信泰富特钢合资,让神风弹簧厂从村办小厂蝶变为年产能10亿元的行业翘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扎根。

——服务企业“靶向纾困”。武穴市田家镇项目服务专班让承担“物流动脉”的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产业园的皮带廊道成功“挪动”,既保证了投资255亿元央地合作项目的按时投产,又解决了本土老牌企业的通行难题。

把考场设在发展最前沿,市发改委建立项目建设“红黑榜”制度,强化“三率两量”调度,上半年全市5000万元以上项目入库50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19个。市经信局首创“一企一档・全周期护航”模式,开展“我为企业跑订单”活动547次,新增订单100.4亿元。市交通运输局通过“跟车体验”发现问题,让出租车投诉量下降49.6%。全市829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领办897件为民实事,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机制创新激活力——

让“有为者”有位、“善为者”出彩

“回炉再造!”蕲春县在专项监督大会上,6名履职不力者被通报。同步公布的还有一线立功榜单:58人获提拔、96人晋升职级。这种“闭环监督+赛场点将”机制,正是我市激励“狮子型”干部的硬核举措之一。

“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我市出台《黄冈市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关于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指导意见》,建立“一人一档”实绩纪实制度,将干部在重大改革、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中的表现全程记录。

今年初以来,全市已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300余人次,精准画像后,40余名实绩突出干部获提拔重用,5名市管干部因人岗不适被调整,21名推进不力者被约谈,形成“干得好就上、干不好就让”的鲜明导向。

容错机制为敢闯者“兜底”。英山县对2名改革中出现失误的干部容错免责,黄梅县在林场托管改革中,纪委提前介入厘清政策边界,让干部放心闯试。“组织在身后”的保障成为党员干部放手拼搏的“定心丸”。

对标先进,方能视野更宽。黄冈市级主动对标山东临沂全面找差距。10个县(市、区)各找“标杆”:红安对标山东沂南发展红色文旅,黄梅对标浙江奉化推进产业升级,蕲春对标河南宛城壮大蕲艾产业。武穴19家市直单位对接宜昌宜都,制定3项重点任务、7项具体措施;浠水组织110余名干部赴浙江宁海取经,推动“三链融合、三化并进”;英山县110名干部赴浙江玉环“取经”,将“产业链招商”经验转化为本地实践。

交流任职让干部能力更强。全市500余名干部跨区域跨部门交流,市级首批66名交流干部奔赴一线。“从机关到园区,学会了用市场思维破解难题。”在黄冈临空经济区锻炼的干部生梦梦说。

以“支点建设”的坐标校准干部们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黄冈“狮子型”干部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熊庆萍 李好 通讯员 周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