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今天我要用发自肺腑的真情,赞美生我养我的家乡——红安。在这片被革命烈士鲜血与忠诚信念浇灌的土地上,她哺育我们成长,更将融入血脉的“红安精神”刻进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
我们怎能忘记,在那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革命年代,有多少红安儿女为争取自由、民主与解放,从这里毅然走出、奔赴沙场。听——“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铿锵的歌谣,至今仍在红安的山川回响,从未散去。革命的星火从这里点燃,燎原之势由这里蔓延。在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英雄的红安儿女展现出惊天动地的勇气与信念。他们与百姓生死相依,甘愿牺牲小我、成全大义;他们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不计名利、不图回报,真正做到了“一要三不要”(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和“一图两不图”(图奉献、不图名、不图),用生命书写了信仰的崇高。
回望历史,红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黄麻起义在这里爆发,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这里诞生,红二十五军重建地和红二十八军在这里改编。在整个新中国的创立历程中,红安奉献出了十四万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其中有名可考、列入英名录的烈士就有22552人。真理之路从来艰难,牺牲代价如此深重。站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我们肃然起敬、深深缅怀——潘忠汝、戴克敏、蓝桂珍、秦绍勤……他们是历史的巨人,是挺立潮头的先驱。正是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我们赢得了今天的和平与荣光。
也因此,每一个红安人都天然地携带着这份自豪:我们来自“中国第一将军县”——这里走出了两位国家主席,两百三十三位开国将军。这片土地,英雄辈出,功勋不朽。
历史已然远去,但红安精神从未褪色。它如一颗不灭的明珠,在岁月长河中愈加璀璨,永放光芒。看今日之红安,正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新时代的潮头。高楼迭起、路网纵横、市井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处处洋溢生机与希望。
而今,红安人民在各行各业继续践行着“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这精神,已薪火相传、融入血脉。我们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红安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为一名红安儿女,我无愧于心,更骄傲地向世界宣告:我是红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