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兴旅 红安县上新集镇蹚出乡村振兴“快车道”

2025-08-18 17:46   红安县上新集镇   陈良新

红安网消息   在红安县的版图上,上新集镇正凭借着 “筑路兴旅” 的发展策略,实现着从传统乡镇到乡村振兴示范地的华丽转身。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纵横交错,宛如灵动的丝带,串联起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记忆、绿色风光与发展希望,为全域旅游的蓬勃兴起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交通攻坚,打通发展脉络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交通建设仍需持续发力。G346国道上新集段项目是镇里交通建设的 “一号工程”,意义重大且任务艰巨。该项目沿线涉及水口寺村、赵家湾村、新红村、永红村四个行政村,居民房屋拆迁工作任务艰巨。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上新集镇党委政府成立了多个工作专班,工作人员逐户走访,耐心向村民讲解国道建设对于全镇发展的重要性,倾听村民诉求,积极协调解决拆迁安置过程中的实际困难。镇村干部密切配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G346国道红线内及镇区主干道和G346国道交角区域红马山地段处应拆迁的居民房屋拆迁工作,保障了G346国道项目的顺利推进。

如今,宽阔的G346国道上车流穿梭,不仅极大改善了当地的交通出行条件,更为上新集镇打开了与外界交流合作的大门。与此同时,王姚线的建成通车,更是为镇域交通网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条道路从华家河镇王家咀出发,至上新集镇湖北兰建水泥厂与G346国道交汇,然后向南延伸,途经多个村庄,将沿线的资源紧密串联起来,激活了乡村发展的 “神经末梢”。

跨域合作,谋划发展新篇

交通的改善只是第一步,上新集镇将目光放得更远,积极寻求跨区域合作,为乡村旅游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武汉市黄陂区与黄冈市红安县两地分管领导及交通部门敏锐地捕捉到了发展机遇,省市县(区)各级领导及上新集镇党委政府领导多次前往滠水河下游的北门村和石古岭村进行实地调研评估和科学规划。

经过深入探讨和论证,在滠水河上规划新修北门港大桥的方案逐渐成形。这座大桥一旦建成,上新集镇将能够直达木兰花乡,无缝融入武汉城市圈。对于上新集镇南延线的石古岭村、桥店村、高楼村、兴安冲村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届时,这些村庄将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 “农文旅 + 红文旅 + 商贸旅” 全域旅游业,打造南部乡村振兴示范区,实现从偏远乡村到旅游胜地的蝶变。

文旅融合,绽放乡村魅力

依托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上新集镇丰富的文旅资源得以深度挖掘和整合。

红色文化是上新集镇文旅融合的 “金字招牌”。大革命战争时期,这里走出了韩先楚、吴振挺、卢燕秋、何德庆、李世焱五位共和国将军,红色基因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高山庙村的 “仙人洞”,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英勇战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如今,高山庙村在保护利用 “仙人洞” 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打造了集红色教育、党史展览、实景体验为一体的红色旅游景点。每逢节假日,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聆听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除了红色文化,上新集镇的绿色生态旅游也别具特色。石古岭村、新和村(石牛山)、大庙村、余家岗村等地,山清水秀,田园风光如画。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打造了多个特色农业采摘园。每到春夏之交,千亩果园里硕果累累,游客们可以提着竹篮,穿梭在果树间,体验采摘的乐趣。同时,上新集镇还积极推动 “旅游 + 农业”“旅游 + 工业” 等融合发展模式。新红村的苕粉加工厂推出工业旅游体验项目,游客可以参观苕粉制作的全过程,品尝地道的苕粉美食;麒麟村的家庭农场集休闲垂钓、农事体验、乡村民宿于一体,让游客远离城市喧嚣,尽享乡村宁静与美好。

前景可期,共赴振兴之路

如今,走在红安县上新集镇的大街小巷,处处都能感受到蓬勃的发展气息。道路通了,游客来了,村民的腰包鼓了,乡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展望未来,上新集镇将继续沿着 “筑路兴旅” 的发展道路坚定前行。一方面,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镇域内的道路网络,提升道路的通达性和便利性;另一方面,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品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上新集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书写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