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大家好,这是我们永河村刚刚制作出来的永河皮子,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加工,口感劲道、风味独特,今天直播间下单享8折优惠,还送豆干噢……”
8月1日,在红安县永佳河镇永河村电商直播基地里,青年干部庞钦文举着手机试播,镜头里的他略显生涩,却难掩热情。当天,该镇干部素质提升暨第五期青年干部读书班开启了一场“行走的课堂”,青年干部们走进永河村,以“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的方式,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与强村富民融入基层实践,在“看基地、当主播、在田间”的基层一线中锤炼服务发展的“金刚钻”。
看基地:解码地标优品的“致富经”
“这道工序叫‘点浆’,永河皮子质地细腻洁白,薄而有韧性,折而不断的秘诀就在于此,点浆非常讲究力度和速度,除非有长年的经验积累,一般人是做不来的,我们现在采用的工艺是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相结合,产量在保证“嫩、韧、鲜”传统口味的基础上较之前提升了10倍。”在永河村皮子生产基地,负责人王力指着新引进的自动化机器,向青年干部们讲解产业提质的秘诀。学员们围着生产线边走边记,从原料采购的“把关诀窍”到成品销售的“渠道布局”,把每个环节的创新点都装进了笔记本。
当听到基地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100多户村民年均增收2万元时,青年干部刘铮忍不住追问:“遇到市场波动怎么办?”王力笑着指向墙上的订单表:“我们提前和黄商以及周边县市大型商超签了长期合同,村民不用担心销路,这就是‘稳’的门道。”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数字,让青年干部们对“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有了更鲜活的认知。
当主播:练就服务群众的“新技能”
“别紧张,就像和平时聊天一样介绍产品。”在永河村电商直播基地,永河村党支部书记尹章勇给青年干部们当起了“导师”。从灯光角度的调试到方言俗语的运用,从产品卖点的提炼到售后问题的回应,尹章勇把自己摸索出的“直播心得”倾囊相授。
青年干部庞钦文第一次直播时,对着镜头半天说不出话,在村书记“主播”的示范下,他渐渐找到感觉:“原来要先说“家人们”拉近距离,还要用“现做现发”“品质保证”打消顾虑。”虽然初次体验感觉有点难,但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数字经济”给乡村带来的新机遇。
在田间:读懂乡村振兴的“密码本”
生态农业产业园的黄桃树旁,村会计彭学武正耐心地示范如何采摘桃子,“大家一定要注意挑选果子,不能有坏果”,青年干部们撸起袖子摘果,刚摘了几个果子就觉着挑花了眼,看着村民们手起果落的熟练动作,才真正体会到“黄桃好吃树难摘,树高天热难采摘”。
“这片地以前是荒坡,我们在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帮助下,建设了这片果园,现在种出的黄桃和黄金梨供不应求。”彭学武的话让学员们驻足思考:“生态优势怎么变成经济优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豆制品废水处理为有机肥料”的循环模式聊到“认养农业”的创新思路,在田埂上碰撞出不少“金点子”。
“以前总觉‘金刚钻’是书本里的理论,现在才明白,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才是真功夫。”青年干部陈梦婷在总结会上说。“这样的学习比坐在会议室里听报告更有冲击力。”青年干部鲍唯在交流中说,“看到永河村从传统农业村发展成多产融合的示范村,我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是喊出来的,是一锤一锤干出来的。”此次“行走的课堂”让青年干部们深刻认识到,基层工作既要懂政策,更要接地气;既要会谋划,更要善落实。
下一步,永佳河镇将继续聚焦“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常态化开展“行走的课堂”活动,通过“实践+复盘”、“走出去+谈心得”等模式,让青年干部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练就过硬本领,真正成为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