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伟:将军故里 红色传奇

2025-03-21 16:48   七里坪镇人民政府   赵炳长

将军故里闪烁红色传奇

秦基伟,1914年11月16日出生于红安县七里坪镇盐店河村秦罗庄湾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时,年少的秦基伟便投身其中,先后加入了儿童团、少先队。1927年,他加入义勇队,并在11月参加了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那一年,他年仅13岁,便被乡亲们誉为“红色少年”,从此踏上了一条光荣而伟大的革命道路。

1929年8月,不满15岁的秦基伟正式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他先后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组织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在黄安战役中,他带领全连冲锋陷阵,出色地完成了保卫任务,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1935年,秦基伟参加长征,三次爬雪山,两次过草地。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他经历了严酷的锻炼,迅速成长为一名顽强勇敢的革命战士。1936年,他担任红四方面军总部第4局参谋、科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工农红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秦基伟奉八路军129师的命令,单枪匹马前往山西组建抗日游击队。后来,他组织的部队与赖际发同志所领导的部队合编为“129师游击支队”(对外又称“秦赖支队”),这是129师在太行山正式组建的第一支抗日游击武装。秦基伟任司令员,他带领着秦赖支队在太行山下除汉奸、杀日寇,深得民心,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立下了赫赫战功。

1953年,秦基伟将军回国后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并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此后,他先后担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1975年至1987年,他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1988年,秦基伟被授予上将军衔,还担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重要职务。1997年2月2日,秦基伟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根据他的遗愿,经中央批准,他的骨灰安放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一代英雄,终归故里。

秦基伟鏖战上甘岭

秦基伟一生征战无数,屡建奇功。1951年,他主动请缨,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军长。15军一到朝鲜,就立即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一直从“三八”线打到汉江北岸,全歼菲律宾营,重创美军陆战第2师,歼敌9000多人,首战告捷。

1952年,敌人调集重兵向15军担任防御的上甘岭地区发动所谓的“金化攻势”,秦基伟奉命直接指挥上甘岭战役。在上甘岭这3.7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敌人向我军阵地先后倾泻了190万发炮弹,火力集中时平均每秒落弹6发,狂轰滥炸,并以6万多机械化部队向我军进行反复冲锋。攻守战斗之惨烈,超乎人类的想象。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中,秦基伟指挥15军与随后参战的12军一部同优势美军展开士气与意志的较量,激战了43个昼夜,歼敌2.5万余人,击落敌机274架,击毁火炮60余门,坦克14辆,取得了震惊寰宇的上甘岭大捷。这一战,打出了军威国威,也让美国侵略者刻下了最痛心的伤痕。从此,美军再也没有发动过大的攻势,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1953年,秦基伟回国后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指着秦基伟对刘少奇、周恩来介绍说:“15军军长秦基伟,在太行山当过司令,现在又是上甘岭的英雄。”刘少奇握住秦基伟的手说:“上甘岭开创了一个世界纪录!”周恩来也握住秦基伟的手说:“你们打得很苦,很顽强,打得很出色。”上甘岭战役也因此被称为军事史上的奇观。

1984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35周年之际,秦基伟夫人唐贤美为即将担任阅兵总指挥的秦基伟整理军装。秦基伟身着军装,气宇轩昂,而唐贤美满脸骄傲,眼含泪光,她深知这一天对丈夫的意义。当天,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首都民兵组成的一万多人的受阅部队接受了检阅。这次国庆大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第十二次国庆阅兵,其规模之大、武器装备之新、机械化程度之高,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阅兵。同时,这次大阅兵是继1959年国庆后,25年来首次盛大的国庆阅兵,更是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第一次公开展示自己的武装力量。早在196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国庆大庆阅兵改为“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但后来因种种原因,自1960年到1983年这24年间并没有举行过任何国庆阅兵。毫无疑问,后来的国庆大阅兵所展示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但从参阅部队的气势来看,在军迷心目中,1984年国庆大阅兵名列前茅。当时很多参阅部队都有在南疆作战的经历,战士们经过战火洗礼,其展示的“三段式劈枪”杀气腾腾,给无数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早在1981年,中共中央便作出决定,将在1984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35周年之际,举行盛大阅兵。当邓小平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后,便明确指出:不能说检阅式、分列式是形式主义,它对部队作风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家风严谨,一门三将

秦基伟育有1女2子,夫人唐贤美。他家训严厉、家风纯正,对子女教育十分严格,鼓励他们到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去接受锻炼。在秦基伟的言传身教下,大儿子秦卫江、小儿子秦天传承红色基因,不断进步成长,先后被授予中将军衔,“一门三将星”的故事便流传开来。

唐贤美1929年出生在重庆,1951年毕业于华西大学外语系后随即参军,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公开资料来看,唐贤美先后在云南省公安厅、江苏省委中级党校、云南省共青团省委妇联、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最后调到新华社国内部任主任,工作到1988年退休。秦基伟和唐贤美结婚后,育有2子1女。长子秦卫江是东部战区原副司令员、东部战区陆军原司令员,被授予中将军衔;次子秦天是武警部队原副司令员,也被授予中将军衔;女儿秦畹江是一名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