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将全力推进就地城镇化 促进城市更宜居

2025-01-13 18:17   刘玲莉

红安网消息    新型城镇化,是人与城的“双向奔赴”,是城与乡的格局重塑。红安县将要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打造颜值更高、功能更优的新型城镇!

打造精致秀美县城。红安县将坚持聚人、安居、兴业、铸魂一体布局,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人口吸附力。持续推进“老城疏解、东南拓进、西北提升”,规划形成“一轴四片区”的“蝶形”结构,城东片区重点疏导老城人口和商贸功能,打造集优质教育、高端医疗、文旅融合为一体的文教医养服务区;城西片区重点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打造食品产业集群培育区;老城区重点实施“四区联动”城市更新,融入红色文化元素,一体推进公共服务、商业设施、交通体系、公共绿地等建设,塑造景城一体、主客共享、文旅相融的精致县城。重点推进上徐家河片区雨污分流、县城二次供水升级改造、将领路、智慧停车场等工程。改造老旧小区20个,建成完整社区9个。持续推进拆违治乱。

建设产城融合高新区。红安县将坚持“产城融合、园城同建”,高新区全年新导入人口8000人以上,新落户投资过亿元企业20家以上,新投产企业40家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完成税收12亿元。优化高新区功能布局,规划形成“两区三板块”的“金元宝”结构。重点推进和谐大道延长线、站前大道、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新建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商业综合体、将军红街商贸文旅综合体,持续推进原恒大文旅城、佰昌、振鑫物流园等项目解困盘活,为产业工人、大学生和新市民提供文化体育和商贸服务。加快大学城建设,力争新增师生5000人以上,推进文华学院和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红安校区二期建设。以开发区目录修订为契机,进一步理顺高新区体制机制,全面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聚焦主责主业,探索“管委会+公司”模式,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支持、高效运转的管理运营体制,更好为人口、产业“双集中”服务。

鼓励乡镇各展其长。红安县将坚持“在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引导各乡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支持城关镇建设产城融合和宜居县城先行区,加快城西食品科技产业园建设。支持杏花乡建设城乡融合和科教服务先行区,加快城东城市新中心建设。支持七里坪镇建设红色旅游和历史文化名镇,推进天台山景区与长胜七里红色文旅小镇共创5A级景区。支持高桥镇建设农文旅融合示范镇,加快高桥河美丽乡村示范片打造。支持觅儿寺镇、八里湾镇深度融入高新区建设。支持太平桥镇打造融入大武汉桥头堡,加快武汉北红安商贸物流园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支持华家河镇打造绿色生态样板区,全力推进全国茶叶产业强镇建设。支持上新集镇建设乡村旅游重点镇,积极对接黄陂木兰景区,打造王姚线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带。支持二程镇建设红苕产业强镇。支持永佳河镇建设“三产融合”样板镇,打造环南斗天湖全域国土整治及乡村振兴示范片。支持火连畈茶场创建茶文旅“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