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将全力培育特色集群 促进产业更高端

2025-01-13 18:10   刘玲莉

红安网消息   产业是根,特色是魂。2025年,红安县将要聚焦优势产业,咬定青山不放松,往深做、往精做、往优做,聚企成链,聚链成群,努力培育垮不掉、搬不走的根植性特色产业集群!

壮大根植性产业。红安将要围绕家居建材、装备制造、现代农产品加工、红色旅游“2+2”主导产业,加快构建“54321”产业体系。家居建材业:围绕整装定制补链延链,着力打造华中地区泛家居产业聚集区,确保泛家居产业园一期6家企业全部投产,力争金牌厨柜一期、宁丰板材二期建成投产,支持千川门窗、海通集团等企业做大做强,全年新培育规上家居建材企业15家以上,力争年产值120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业:加快钰嵘铜材上下游延链补链,积极引进新能源设备制造、电线电缆、动力电池、充电桩等配套企业,支持力神电池、长园新能源、鑫运祥、创锐精密等企业做大做强,全年新培育规上装备制造企业5家以上,力争年产值50亿元以上。现代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红苕、野菊花、禽蛋等,积极引进中化农业稻米加工、绿沃川现代农业、天马科技鳗鱼养殖、锦绣羊养殖等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大别山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围绕省农发集团蛋品精深加工项目,构建“龙头企业+饲料加工+养殖基地+仓储销售”全产业链,推动大别山禽蛋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协同发展。加快红安野菊产业链暨中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支持娃哈哈、上好佳、将乡红等企业通过技改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全年新培育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以上,力争年产值65亿元以上。

打造专业化园区。红安将要坚持“三专协同”,持续打造一批绿色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功能园区。加快2700亩泛家居生态产业园建设,重点推进标准厂房、中心仓等二期项目,力争新落户企业20家以上、新投产企业10家以上。加快2000亩城西食品科技产业园建设,重点推进纵五路、纵二路及连接线、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新落户企业4家、新投产企业3家,全力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3000亩红海高科技产业园建设,重点推进道路管网、标准地建设,力争新落户企业5家以上、新投产企业2家。加快1000亩武汉六环太平桥互通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确保一期远孚物流园建成运营。

开展产业链招商。红安将要聚焦“2+2”主导产业和专业赛道,招龙头、补链条,把好项目嵌到产业链上,以资源禀赋换项目,以功能配套换项目,以市场应用场景换项目,以营商环境换项目,以干部作风转变换项目,全年新引进项目60个以上,协议投资额过30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力争单体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突破。成立泛家居产业和专项招商基金,推行“产业基金+股权投资”模式,培育、孵化一批重点产业化龙头项目。大力开展存量招商、以商招商,促进“一厂变多厂、一期变多期”。引导县属国有企业通过股权合作方式参与重大招商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入库项目40个以上,当年签约当年入库率35%以上,到位资金80亿元以上。严格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履约评价和退出机制,持续推进“腾笼换鸟”,全年清理闲置土地1000亩以上,盘活闲置厂房25万平方米以上。

加强供应链建设。红安将要以供应链思维重塑产业链,建立健全供应链平台体系,重点打造泛家居链、红苕链和文化旅游服务链。推进建潘集团与福汉木业深度战略合作,丰富拓展黄冈(红安)泛家居供应链应用场景,在产销对接、物流配送、金融服务、产业创新等方面为园区企业综合赋能,力争上线注册企业突破1000家,年交易额30亿元,帮助企业增加订单5亿元以上。依托鄂东(红安)农产品智慧物流园和中农联·红安国际农商城,引进优质供应链公司,合作共建以红苕为主的农产品供应链,在冷链物流、品质检测、数字化交易平台等方面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创新赋能。与中青旅等10家旅行社合作共建引客入红旅游服务链,在线路互通、游客互送、宣传互推、资源共享等方面为企业耦合赋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公共检测、专业交易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进县物流集散中心、传化武汉北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申楚智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武汉北红安商贸物流园、泛家居展销中心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