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稻结实率下降 持续高温热害所致

2016-09-18 10:17  

当前,中稻进入收获季节。但部分农民朋友却高兴不起来,纷纷反映:感觉谷袋子轻了、瘪谷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农业部门给出答案,由于今年中稻抽穗扬花期遭受历史罕见的严重高温热害,中稻结实率普遍下降。

据省、市、县三级专家调查,今年杂交中稻结实率平均比去年低10个百分点左右,有部分抽穗扬花期适逢持续高温的品种,结实率大幅下降,少数田块结实率甚至低于50%。

据红安县大面积实地普查和典型田块田间调查,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气象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持续高温是造成杂交中稻结实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专家介绍,水稻高温热害的标准是抽穗扬花期日平均气温≥30℃,日最高气温≥35℃持续3天以上。高温热害主要是使花粉丧失授粉受精能力,高温易诱发小花不育,造成水稻受精障碍,影响结实率及产量。

据红安县气象局资料记载,今年7月22日至8月2日,8月11日至8月26日出现了二段持续高温天气。凡是此时抽穗扬花期的中稻,空秕率非常明显。

对于今年中稻抽穗扬花期可能出现的高温热害,省农业厅7月27日发出做好高温热害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7月29日上午县农业局召开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及二级单位负责人会议,发布预防当前中稻

高温热害技术意见,8月18日再次针对高温发布了当前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意见,提出了预防高温热害的技术措施:调整播期,以及抽穗扬花期田间灌水保持5-8厘米水层、补施叶面肥可有效减轻热害,减少损失。上述意见和措施有效减轻高温热害对中稻生产损害,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部分地方防范工作不到位,减产明显与品种无关,相同的品种播期不同,结实率也有很大差异。今年如此异常热害历史罕见,但教训深刻。

(红安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