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知识改变命运,能人改变家乡,《红安县柏林寺村:脱贫不脱色的“红色村”》系列报道之三来认识一位从柏林寺村走出的返乡能人。
1982年,刘灵敬通过高考离开这里,毕业之后,在华中科技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8年,为了和父老乡亲一起,改变家长贫穷、落后的面貌,他回乡创办了红安富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刘灵敬说:“我是从湾子里走出去的一名普通大学生,那个时候,我们这个地方没有一块水泥地,没有一段水泥路,没有一栋楼房,没有一台机械,没有一个农业企业。
刘灵敬认为要想改变山区的面貌,只能走绿色产业的道路。有农产品就必须要有土地,土地保护的越好价值就越高。
刘灵敬说:“这是一个黑膜沼气池,是生产液体有机肥,就是猪场、牛场有一些水粪,放在这里面发酵,什么都不加,3个月就发酵充分了,通过管道给菜、果施肥,种养循环,减少污染。”
刘灵敬推崇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模式,自己做草地喂节粮型畜牧,用动物的粪便做有机肥,再来改变土壤。
刘灵敬说:“我们这个土壤以前是典型的黄土地,现在已经变成黑土地,以前的有机质含量只有零点几,现在已经达到3%以上,以前一亩地的效益到不了2000元,现在可以达到20000元。”
刘灵敬的公司从2016年与脱贫户对接,通过流转土地得租金、入股分红、保底分红、就业技能培训等模式,每年可以带动106户脱贫户,兑现工资200多万元。
村民闽秀兰说:“在这里做事一年有两三万块钱的收入,刘总把我们这些人带着致富,日子一年比一年强。”
红安县七里坪镇柏林寺村第一书记韩拥军说:“我们村除了有500亩的蔬菜基地以外,还有一个土豆专业合作社,今年发展了500亩红薯种植。我来的时候集体经济为0,2019年集体经济达到了14.7万元,今年可以达到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