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红安苕产业是红安县“一县一品”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8月11日,该县今年首批红薯正式开挖上市。
上午9时,在城关镇王贵轩村华文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随着农机从红薯垄上开过,一个个淡红色的新鲜红薯从泥土中纷纷翻出,十分诱人。
红安华文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陈水华说:“今年5月3日就开始种植了,目前亩产达到了6000斤。”
陈水华介绍,今年种植的龙薯9号,具有生长期短,耐旱、耐涝、品质佳等特点,只要在正常环境下达到90天生长期,就可以采挖。
陈水华说:“今年的总产量预测有1500吨,产值预计近200万元。”
今年是落实《红安县加快推进红苕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第一年,为打牢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红安县加大扶持力度,相继出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春季农业生产奖补和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等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实时组织市场主体赴河南、山东、福建等红薯主产区考察,学习红薯规模种植、高产稳产专业知识,并联合院校科研机构,协作开展提纯复壮、种苗脱毒和深度加工技术研发推广,使红薯从亩产3000斤增加到6000斤,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针对今年汛情,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抢抓降雨间隙,下沉服务,针对性指导种植户及时清沟排渍,加强田间管理,对受灾红薯及时护苗、补苗,追肥提苗,并发放技术资料,指导农户防范病虫害,确保红薯种植规模和效益。
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徐军乐说:“今年,我们基本完成了红薯10万亩以上的规划种植面积,预期总产量将达20万吨以上,这是近年来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年。目前我们‘四进’工作专班正在对红薯种植大户及市场主体进行专项奖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