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闻网】记红安县八里湾镇王家湾村退伍军人优秀党员吴宏立

2019-10-14 16:44  

         2019-10-11 21:17 黄冈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通讯员 毛红平 杨院花 张惠敏) 驼背、精瘦、皮肤黝黑、走起路来略带几分精神,遇人总是一脸的笑,但对家人要求却十分严肃。

他是一位有着40年党龄的优秀党员,他是一位退休的村干部,他还是一位退伍不褪色的军人。他就是红安县八里湾镇王家湾村原村委会财经委员吴宏立。

守初心,一家三代接力抓扶贫

出生于1957年吴宏立,高中毕业后,于1976年初到河南南阳野战部队参军(属武汉军区),197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12月退伍后,到中和片区林场工作,1994年到王家湾村任村委会财经委员,2018年10月辞去村干部职务。在工作期间,他多次受到镇党委、政府的嘉奖,先后获得“党员创业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84年出生的儿子吴训兵大学毕业后回家创业,发展淡水养殖,在全村的精准扶贫中,以产业扶贫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去年,被村民选举为村委委员,接替他父亲的职务,继续为村民服务。

村支部书记王林介绍,吴宏立是一名老党员,年轻时上过战场(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在部队就落下了强直性脊椎炎的疾病,但他隐瞒了自己的疾病,默默回乡后,到村里林场工作,当时村里债务大,村民生活十分困难。1994年,他被请到村里任村委会财经委员,当时村里欠债务达80多万元。

当时村里在镇上一家小餐馆欠债3万多元。吴宏立到村后,带头不搞大开支,首先从“吃喝”上管起,那时候如有应酬,规定一桌饭只准喝一瓶酒,如果有人想再喝就得自己掏钱,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从他做起,坚决不上桌子吃饭。

有一次,他们村干部到镇上开会后,村里的几名干部都到小餐馆去吃饭,而他却直接到餐馆对面的小店吃了一碗炒面,村支部书记和民兵连长多次过去叫他,他坚决不去吃。这样,第二次再开会时,所有的村干部都不好意思去吃餐馆了,都直接都跟着他一起吃了炒面。

他始终坚持原则,抱着对村、对集体、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村里来了客人,他就请人买菜,在农家做饭,吃工作餐,这个规矩一直沿用了30多年。他上任六年后,终于把村里的债务全部还清了。

在采访中得知,吴宏立父亲原来也是老村干部。当年,吴宏立高中毕业后,他父亲就教育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接受锻炼。于是1976年,他在父亲的教育下毅然参军入伍.吴宏立在部队时,父亲总是写信教育他要时刻想到报效祖国,退伍回乡后,父亲又时刻警醒他:在村里的做财务工作,一要学会创收,二要学会节约,三要为群众办实事。

王家湾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东与麻城交界,北至镇区,武合线、武麻线穿村而过。全村280户,1030人。1989年冬,吴宏立带领乡亲们把枣林湾至陡山吴氏祠约2公里的路修通了。

七组村民刘友咏回忆说:“当时修这条路,要占用麻城王风咀村的土地,吴宏立每天都到王风咀村去入户做工作,有时被别人骂回了,他也不甘心,第二天照样去做工作,终于打通了我们村通到麻城的村级出口公路。”

村支部书记王林介绍,当时吴宏立带头修这条路,没让村里出一分钱,也没让群众出一分钱。这条路于2015年终于硬化。

勇担当  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

1979年2月,在入伍参军的第四年,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当时他们的部队正在凉山发起总攻,吴宏立开车运送物资到战场,在前线渡过了45天的猫儿洞生活(这也是他患强直性脊椎炎的直接原因)。

1979年6月,他从广西部队回到河南驻地, 11月,他参加报考军校,当时考试成绩是94.5分,在全司排名第二,但因超龄原因取消了录取资格。他的驾驶技术也是一流的,他参加全司的汽车比武获第二名的好成绩,并顺利地考上了教练员,在部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练员,前后带的3届学员都是全优学员。后由于身体原因,吴宏立决定退伍回乡。

劝说战友不要无理上访。2019年2月17日,他听说八里湾镇有几个老战友要去县里上访,反映情况,吴宏立私人拿出1000元,邀请这6名战友相聚,劝说他们不要上访。

在饭桌上,他和大家一起回忆为革命牺牲的战友余爱国。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这一辈算是幸运的,起码我们都活着回来了,有了家庭,有了子孙后代,而且国家每年每月也给了600元补贴,我们就该知足了。”这样他的战友们都不再谈论上访的话题,并承诺不再上访了。

好家风  孝亲敬老真心待五保

重家风家教,言传身教。他的小儿子吴训兵现在在村里任村干部,吴宏立时刻教育他,就像他的祖辈教育他一样:第一,要有爱心。就是乞丐到了自己家门口,也不能赶人家走,要用心呵护;第二,坚决反对村霸、湾霸,决不允许搞家族势力,耍狠,欺负别人。

今年6月份,村里有个五保户到他家来,找他儿子王训兵办事,吴宏立得知这是五保老人第二次上门来找王训兵,他立马打电话,把王训兵叫回家,狠狠的批评了他一顿:“当干部并不是威风,当干部就是要为群众做好事。五保户都是贫困户,需要关心爱护,要把他们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尽力去办好。”

吴宏立家里有个好传统,湾子里的所有五保户都是由他家来照顾,吴宏立的爷爷去世,父亲接力照顾,父亲去世后,他和他的妻子就负责照顾。

湾里有一个名叫刘伯清的五保老人,39岁时,因丈夫儿子都意外去世,伤心过度,导致眼睛哭瞎了,身体也不好,吴宏立的爷爷和父亲一直照顾她到1984年,然后他妻子接着照顾,直到老人2005年去世时,享年93岁。村里的老人都说刘伯清虽然没有后人,但她比人家有后人的老人还要幸福得多。

妻子刘春珍祖籍是麻城人,她的娘家的家风也十分好。当年吴宏立当兵的时候,他们还没有结婚,刘春珍就经常帮助照顾吴宏立的父母。后来吴宏立退伍回来,担心自己的身体到45岁时可能会瘫痪,劝她另外去找个好婆家,但刘春珍仍然选择嫁给了他,36年如一日,尽心照顾他,毫无怨言。大家都夸刘春珍真是一位道德模范。先后获得“五好家庭”、“全县孝亲敬老之星奖”称号。

村民们都称赞:“吴宏立的好家风教育着全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