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黄冈】记者再走长征路!"红军"这一称呼最早出自红安原创

2019-08-04 16:00  

掌上黄冈 


传承长征精神践行初心使命“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我市

01

8 月1 日,“壮丽70 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我市,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黄冈日报等中央、省、市级媒体记者30 多人在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采访。

记者周伟摄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1日上午,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和省市媒体的30多名记者,在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揭开了“壮丽70 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在我市采访报道的序幕。

这次主题采访活动由中宣部组织,于6 月11 日启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及长征沿途13个省区市主要媒体参加。通过再走长征路,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用双脚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用镜头和笔触描绘新中国70 年的壮美画卷,激励全国人民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市是黄麻起义的发生地和鄂豫皖苏区的核心地带,是党领导开展全国土地革命战争、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发展人民革命力量的重要地区之一,是红军出发长征前的重要战略基地;参加长征的4支红军队伍中,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均诞生于我市,在长征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20多年间,我市党的组织不散,武装斗争不断,革命红旗不倒,为长征胜利和新中国成立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8月1日至5日,中央和省市媒体记者将踏访红安县、麻城市,缅怀革命先烈,寻访红色印记,让革命历史照进现实,用革命精神启迪未来。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 周年这个特殊时间节点来黄冈采访,曾多次来过我市的人民日报记者范昊天对黄冈的认识更进一层。他说,老区人民对革命信念的执著和坚守,令人敬仰。讲好老区故事,重温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新闻人的重要职责。首次来我市采访的新华网记者盛瑞丽说,黄冈是革命圣地、红色热土,我们在采访中不仅要深入挖掘老区人民的感人事迹,还要让自己接受教育和洗礼,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红军”这一称呼最早出自红安

“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克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8月1日,参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的中央和省市媒体记者,来到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采访时,被烈士纪念馆内的一副对联深深吸引。

这副对联,以绿、青、白、黑、赤、黄、碧、紫、苍、红10种颜色作形容词,对仗严整,构思精巧,令人拍案叫绝。上联对蒋介石打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旗号,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反革命政权,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下联则赞扬了农民起义军攻克黄安城的伟大壮举,表达了广大人民衷心拥戴起义军的真挚感情。湖北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主任陈敦学介绍,对联中将起义军称为“红军”,这是目前所知的将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称为“红军”的最早出处。

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爆发, 14日清晨,在吴光浩、潘忠汝、戴克敏等领导下的农民自卫军,一举攻克黄安县城,并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黄安县农民政府。当时,农民政府大门两旁写有两副对联:一副为“实行土地革命,杀尽豪绅地主”;另一副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由当时黄安县著名知识分子吴兰陔(清末秀才)所写的那副。对联中出现的“红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用“红军”一词称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这一史实,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红安县革命史》即有记载。

其后,1927年12月11日,在广州起义中,起义部队首次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帜。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组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根据党中央5月25日发布《中央通告第五一号——军事工作大纲》“可正式命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和6月4日“关于你们的军队,可正式改称红军”的指示信,第四军正式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此后,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先后奉命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1928年7月,鄂豫皖地区的革命武装也正式改称红军。

现在党史界专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中国“红军”之称谓有两个出处:一是国外,源于前苏联;一是国内,出自湖北红安。即将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红安县历史(第1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9年版)进一步地认定了这一说法。

编辑:叶涵莹  李奕漫|终审:钱芳

来源:黄冈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辉)

图片:记者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