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家书里的胜利誓言 走进张天伟的11封抗战家书

2025-08-14 11:04   红安融媒(传媒集团)   汪冠

红安网消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战士们带着对家人的不舍,毅然决然地走向战场,离乡的游子只能通过书信与家人交流。1938年,当时已经与家中断绝音信八年之久的张天伟,终于在延安收到了母亲写来的一封家信。

眼前这些泛黄的信笺,是老红军张天伟在1937年3月至1942年7月,写下的11封家书(其中6封寄给母亲,2封致族叔张豪良,2封给胞兄张天旺,还有1封寄往舅爷家)。这些信件见证了他在陕西泾阳县云阳镇驻军、甘肃庆阳县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司令部任职,以及在延安抗大学习的岁月。上世纪 70 年代末,张天伟的家人翻修房屋时,在屋顶发现了这批珍贵的信件;2017年,张天伟的子女将其捐赠给红安县档案馆。

这些信里,有他对母亲“待赶走日寇定回家奉敬”的温情承诺,也有“必与日寇决战到底”的铿锵誓言,它们不仅是张天伟个人的情感载体,更成为千万抗日战士家国情怀的缩影。1938 年7月,正是抗战最艰难的战略防御阶段。当张天伟在延安的窑洞里写下这些文字时,日寇铁蹄已践踏半个中国。但他在信中坚定地告诉母亲:“我国是不会放弃,最后的胜利定属于我们!”。字里行间凝结着“中国必胜、日寇必败”的铁血信念,在民族危急存亡的至暗时刻,张天伟还能坚定地告诉亲人中国必胜,这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体现,更是红安前辈坚守信念、不胜不休的这种大别山精神的生动体现。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重温这些带着烽火硝烟痕迹的家书,我们回望的不仅是往昔的烽火征程,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他指引着新时代的我们:要以信仰为旗,以奋斗为笔,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