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鄂东大地,湖北黄冈,这座浸润着烈士鲜血的城市,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更是不朽的精神丰碑。在这里,红色基因如同一泓清泉,滋养土壤,涤荡心灵。
红安是黄冈市下辖县,原名黄安,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县。
黄安建县不久,便迎来了一位客人——思想家李贽。李贽弃官隐居,来到黄安,受到了耿氏三兄弟——耿定向、耿定理、耿定力的热情礼遇。他寓居天窝书院,一面与耿家子弟讲学问道,一面潜心著书立说。有感于世道人心,李贽写下了著名文章《童心说》。文中,他深刻地指出,童心就是真心,是一个人最本真、最纯粹的内心世界。人若失去了童心,就会变成虚伪的“假人”,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出现“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的荒诞怪象。“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李贽认为,只有永葆童心、不失本心,才能做到坦坦荡荡、真诚待人,不被世俗的虚伪所侵蚀。
李贽针砭时弊的言论,犹如石子投入湖水,激起了层层波澜。他主张个性解放、革故鼎新,这种思想观念触及了某些地方官僚的痛处,招致嫉恨、围攻与驱逐。
就在李贽避走麻城300多年后,1927年,这片土地上爆发了“黄麻起义”,揭开了鄂豫皖地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序幕。农民自卫军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为保卫新生红色政权浴血奋战,鄂东军成为后来红四方面军建军的源头。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黄安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十四万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黄安因此改名红安。
而今,走进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幅幅生动的影视画面,向人们诉说着先辈的英雄事迹。
为有牺牲多壮志。革命者为了实现伟大理想不怕牺牲,在困难面前,保持昂扬斗志,展现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革命胜利之后,共产党人将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董必武、李先念等老前辈给出了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一家迁居北京。董必武的夫人何莲芝担心他年事已高,受不得风寒,便用自己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劳动积攒下来的钱,为他买了一顶帽子。董必武看到帽子,便问花了多少钱,何莲芝怕他嫌贵,便轻声说很便宜。过了几天,他再次问起这顶帽子的价格,何莲芝依然没有改口。董必武摇摇头,指了指帽檐里的标价。何莲芝顿时涨红了脸,她竟没有注意到帽子里有标价。后来,董必武在开党员会时,主动提及此事,并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这句话就是董必武的座右铭。
众所周知,李先念不仅是骁勇善战、功勋卓著的将领,还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按他的地位和功劳,完全可以给四个子女安排个好工作,或者让他们经商赚钱。然而,他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要求子女不得经商,否则“打断你们的腿”。后来,李先念之女李小林在接受采访时说:“父亲教育子女非常严格。他对外人比我们宽容。父亲就是要求我们做普通人的工作,不要去追求当官,不能赚钱,更不需要出名,把工作做好就行了。这就是我们的家风。”从家风这样的“小事”中,可以折射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思想、高尚风范。
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身居高位,始终廉洁自律、不谋私利,就是坚守这个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