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以前在家带娃没法出去打工,家里开销全靠丈夫在外奔波。现在在嘉威制衣厂上班,既能照顾老人孩子,每月还能挣三千多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7 月 23日,位于红安县杏花乡的湖北嘉威制衣有限公司的制衣厂车间里,正在缝制衣袖的留守妇女王大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湖北嘉威制衣有限公司深入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作风建设与企业发展、民生服务深度融合,以务实举措解决留守妇女就业难题,用作风“软实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精准对接解民忧,车间建在“家门口”
“村里不少妇女想上班又离不开家,我们就是要把工厂建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嘉威制衣负责人介绍。在红安县杏花乡党委、政府的良好营商护商环境下,企业摒弃“重规模轻实效”,因地制宜对现有场地改造升级,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既降低了运营成本,又让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上班”。目前,该厂女工人数达 120 人,人均月工资稳定在3500至4000元。
规范管理暖人心,作风建设促“稳就业”
企业建立了规范的薪酬制度和考勤体系,每月公示工资明细,按时发放工资、从不拖欠薪酬。针对留守妇女需兼顾家庭的实际情况,推行“弹性工时制”,允许职工根据家庭需求灵活调整上下班时间,既保障了生产进度,又解决了妇女“顾家”难题。
技能赋能强底气,实干铺就“增收路”
“以前没技术没经验,进厂时啥都不会。厂里培训了一个月,现在我成了熟练工,工资比刚入职时涨了不少!”职工李大姐拿着刚领到的技能证书说。
企业摒弃“重使用轻培养”的短视思维,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邀请专业技师上门授课,快速提升技能。培训过程中杜绝“走过场”式教学,建立“理论+实操”考核机制,确保每位学员都能掌握过硬技能。
从“留守在家愁生计”到“家门口就业笑开颜”,嘉威制衣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让留守妇女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如今,越来越多的杏花乡留守妇女通过这家充满温度的企业,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着幸福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