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校舍”:郭受九村让闲置资源变“赚钱资产”

2025-07-21 20:50   杏花乡政府   王军琴

红安网消息 红安县杏花乡郭受九村把一所闲置10年的老小学,变成了老人欢笑、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幸福院”,既补齐农村养老短板,又为村集体“造血”,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完美“蝶变”。

 “局长,我是杏花乡郭受九村的刘愿霞,想跟您说说咱村建养老院的事儿!”一见到红安县民政局负责人,杏花乡郭受九村党支部书记刘愿霞便快步迎上前,话语里满是按捺不住的急切。

让刘愿霞如此上心的,是村里那所闲置多年的小学。青砖灰瓦的校舍虽蒙着岁月的尘埃,在她眼中却是亟待唤醒的“宝藏”。“你看这院子宽敞,教室结实,改造成康养中心再合适不过,闲置着是浪费,得想办法把资源盘活!”站在空荡荡的校园里,刘愿霞心中的想法愈加坚定。

这份滚烫的民生情怀,化作了雷厉风行的行动力。为推动计划落地,刘愿霞带领村干部四处奔走,一次次与各部门、企业沟通交流,用十足的诚意打动了各方。最终,在县民政局、杏花乡政府的牵线搭桥下,经过多轮洽谈,湖北红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决定携手共建项目。

如今,走进郭受九村的康养中心,昔日冷清的校园早已换了模样:青砖灰瓦被细心擦拭得锃亮,教室里添置了舒适的护理床,操场上建起了休闲长廊,在厨房忙碌的李姐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她一边备菜,一边笑着说:“以前得去县城打工,现在在家门口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既能照顾家人,又能给孩子攒学费,这日子才有奔头!”像李姐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康养中心里共有23名,涵盖护理、餐饮、保洁等多个岗位。

“闲置资源变资产,群众增收笑开颜”这句话,在郭受九村有了最生动的注解。据统计,康养中心已入住60余人,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10万元,这笔收入将用于村里的道路维修、文化广场建设等民生项目。

“郭受九村的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康养服务+村集体发展+村民就业’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杏花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总结推广这一模式,盘活更多乡村闲置资源,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