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刘福胜将军
起于毫末,不坠青云之志。
刘福胜,生于1914年,籍贯为湖北省红安(原称黄安)县华家河镇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因家境贫困不得已而辍学,以放牛为生,但他仍坚持在祠堂旁听他人读书,正是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为其后面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埋下伏笔。刘福胜将军后于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自此开启了将军传奇的革命生涯。
图为刘福胜将军与战友合照
风霜雪雨,百炼红色人生。
在长征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历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九十一师二七一团政治处主任,第九十三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三十一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九十三师二七七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营政治教导员,冀南军区东进纵队第一团、青年纵队第三团政治委员,新编第四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十团政治委员,冀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参与了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三十旅旅长,河南军区南阳军分区司令员,参与了中原突围、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为解放事业立下战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转入空军系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师长,中南军区空军后勤部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等职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等荣誉。
图为刘福胜将军晚年仍亲力亲为忙农活
鞠躬尽瘁,将军青史永垂。
刘福胜将军在离休后,仍发扬革命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热情投入在家乡公益事业当中,如捐资修桥、为村引进自来水、推动家乡通电等等。他格外注重教育,多次在家乡华家河镇方刘冲村发动村内筹资修盖学校,刘福胜将军的努力没有白费,红安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知道后,立即特批建校资金,并将方刘冲小学纳入学校改造计划当中。然而在一切向好的发展过程中,1994年12月20日,刘福胜将军因心脏病突发而倒在了“希望工程”建设现场,享年80岁,临终时他仍心系家乡建校进展。刘福胜将军去世后人们为其挽联“为国征战为育英才呕心沥血将军星辉万古存,不求功名不求富贵廉洁奉公一代国殇垂青史”,将军生前筹资建成的方刘冲小学也被人们更名为“福胜小学”,大家按照刘福胜将军遗愿将其骨灰安葬学校对面的山坡上,以此守望家乡学子。每年清明时节,师生和乡亲们都会自发前往进行祭奠,以延续刘福胜将军的精神。后来我县拍摄的红色电视剧《铁血红安》中的主角原型亦有刘福胜将军身影。纵观将军一生,他生动诠释了“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既有战场上的豪情万丈,也有建设时期奉献自我的崇高品德。
图为刘福胜将军夫人与女儿在福胜小学
让我们牢记英雄史诗,缅怀革命岁月,牢记刘福胜将军伟大事迹,以“红色”为榜样,在发扬“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征途中奋发有为,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