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绿豆粑

2018-09-03 17:10   .

绿豆粑,湖北省红安县民间美食。据说在唐朝时就开始制作,制作时先将蒸熟的绿豆捣烂,加适量盐,再捏成汤丸状的丸子,再把蒸熟的糯米捣成糕状,然后将绿豆丸子作馅加入麻油和盐,糯米作皮包好,按成扁圆形,用花生油炸成金黄色即可食用,又香又酥又可口,咀嚼之间,可以感觉到糯米的糯香和绿豆的清香,令人“吃而不舍”。

红安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家乡的土特产和风味小吃情有独钟,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其中他们喜欢吃和念叨得最多的,就是红安的绿豆粑。

党的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一路上他不顾年老身体差。还有旅途的疲劳,就和乡亲们拉起了家常,关切地问起工农业生产,到了吃饭就餐时,他一再叮嘱就弄家乡菜,他回到了家乡,最想吃的也就是家乡的东西,家乡的东西也就无非是土特产之类,并没有什么大鱼大肉。饭桌上在上了些家常菜之后上了一盘绿豆粑,董老一看这油炸的绿豆粑就喜形于色,他拿起筷子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口里还一再赞赏说:“好吃好吃,多年未吃这东西了。”就在他吃了一个又夹起第二个绿豆粑,并迅速吃了几口时,就被随行的保健医生劝告,医生说这绿豆粑系糯米制作,老年人吃了不易消化吸收,不让董老再吃了。董老望着那半个丢在盘子里的绿豆粑,眼神一下没有转过来,夫人笑他馋家乡的食品,董老解释说,这半个绿豆粑,在我们吃完后肯定收回去丢掉了,那有多么可惜啊,把它带回去,下餐热一热,我要吃掉它。

不仅是董老,当过国家主席的李先念也非常爱吃家乡的绿豆粑。只要是红安老家要来人,他都要叮嘱带些家乡的绿豆粑。1987年,李先念回到了家乡红安,在就餐时,特地为他安排了他平日里最爱吃家乡的腌豇豆等等,其中就有绿豆粑,绿豆粑一上桌,李主席一下就吃了一个,就在他也要吃第二个时,同样被医生拦住,李主席不管医生的劝告,他说什么叫不能吃,我爱吃,爱吃就是科学,就对人有好处。他硬是吃了两个,到第三个医生说什么也不再让他吃了。

曾当过志愿军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秦基伟,对家乡送给他的绿豆粑当作宝贝,专门放在冰箱里保存着,随时可以拿出来吃。后来家乡又送来了新鲜的绿豆粑,家人请求他是不是把放在冰箱里多时的处理掉,秦司令一听就火了,谁把我的绿豆粑处理了我就找谁算帐,只要是红安的绿豆粑,不管放多久我都爱吃。

其实,红安籍的领导首长不知该吃过中外多少美味佳肴,不知吃过各地的多少名点小吃,家乡的特色小吃固然有独特的风味,更重要的是她饱含着领导人对家乡的挚爱之情,对逝去岁月的留念,对艰苦岁月为革命作出贡献的老区人发自内心的纪念啊。

是的,怎么能够忘记,在革命战争年代,在战火纷飞的岁月,粮食如同生命一样的珍贵,不少的军粮,包括食盐,都是老区人民用生命给换来的,在“高山岩洞是我的房,野菜葛根是我的粮,”的时候,能够在辗转的行军途中有糯米绿豆粑,在饥肠辘辘时能够吃上一个喷香的绿豆粑,恐怕是最奢侈的吃食了。有可能,是老区人民把要做种籽的绿豆,那准备过年才能一家人尝上一尝的糯米,就那么精心地做成了一个个绿豆粑,把它献给最亲的亲人――红军。可想而知,当年的董必武、李先念、秦基伟等领导人,是以一种怎样复杂的感激的心情,来含着泪吃这绿豆粑的。这当年留在脑海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在特定的时候,就物化成了绿豆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