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红安县退出贫困县后,市场主体帮扶措施不打折扣,进一步坚定了脱贫户的生活信心,大家正在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当前正是花生丰收的季节,在高桥镇张家田村兵和养殖专业合作社里,不少村民正在地里忙着采摘花生。其中就有附近村的脱贫户,虽然已经脱贫,但是她们劳动起来依然干劲十足。
高桥镇张家田村脱贫户肖爱军说:“在罗老板这里打工,每天60块钱,中午管吃一顿。今年脱贫了,还是要克服困难,争取把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
由于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曾经因病致贫的独山寨村贫困户钟春琴,去年,在驻村干部引导下,与兵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了黄牛养殖入股分红协议,今年脱贫后,她自己还在合作社务工增收。她说:“我务工一天有六七十块钱收入,现在政策好,我日子就会越过越好,越过越舒服。”
兵和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入股分红、吸纳贫困户务工等方式参与产业扶贫,目前,已带动周边村80余户村民稳定增收。
兵和养殖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罗绍长说:“虽然他们目前已经脱贫,但是我们还是将一如既往的按照以前的政策,兑现我们的分红承诺。
脱贫不松干劲,发展不忘乡亲。红安县退出贫困县后,针对市场主体的各项政策不变,市场主体与村民签订的帮扶协议不变,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罗绍长介绍说:“目前主要是采取合作经营,入股分红和打工这几种方式,带动当地的贫困户增收,虽然目前红安县已经脱贫摘帽,但是作为市场主体,还要担负起让贫困户脱贫之后不返贫的责任,让他们摘帽之后更能致富。目前,已经向打工的贫困户发放大概有30多万元,基本上让每户贫困户能够增收每年至少是3000元以上。”
据罗绍长介绍,目前,他们合作社通过畜牧产业、红苕种植、小额贷款、就业等形式,每户脱贫户年纯收入已基本过万元。合作社还将重点规划发展健康产业,加大银杏等中药材种植规模,通过3至5年的持续投入,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逐步实现种养结合、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目标,带动周边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