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红安县农业部门大力推广可降解地膜和化肥农药减量施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瑞沣种养专业合作社去年在自家红薯种植基地试用了一种生物降解膜,今年他们已经大面积推广。
红安县瑞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姚峰说:“一般我们红薯成熟在三个月之后,这个膜在我们收获的时候就全部都分解了,然后就直接成了有机肥。”
经过逐年示范、试用和落实项目补贴,今年以来,红安县推广应用生物降解地膜面积达500余亩。针对以前使用的不可降解地膜,农业部门通过清理、回收、禁止销售等方式,从源头减少废旧膜残留。与此同时,红安县大力推广农业害虫绿色防控技术。
生物杀虫灯相比传统的农药喷洒杀虫具有安全、环保等优点,是红安县农业部门主要推荐的一种灭虫方式。
这种生物杀虫灯有效防控面积达40至60亩。今年,全县已安装了500盏。
为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红安县大力推行农药化肥减量施用,完善土壤墒情检测,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应用配方肥、有机肥和生物农药。2017年,全县建设农药化肥减量示范片500亩,示范区化肥施用量减少25%,农药施用量减少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