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见初心--红安县八里湾镇镇长陈剑峰同志抗洪救灾纪实

2016-07-27 09:33  

汉网消息(通讯员毛红平 杨红波)2016年6月30日下午,红安县八里湾镇附楼大会议室召开防汛抗洪工作紧急会议,会上,镇长陈剑峰用他一贯的大嗓门讲到:“本次降雨,预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从现在开始,全体脱产干部和村干部一定要严守值班纪律,及时了解汛情、灾情,关注农村五保户、贫困户、农村“三留守”人员等弱势群体房屋情况”……   

微信里发出巡查命令   

6.10日开始,雨一直下,陈剑峰除了经常在微信群里下达指示:“镇村干部要下到村组重点查看房屋、塘堰和水库”。群众的生命安全一直是他心中的头等大事。   

在许家田村姚家咀湾组,他和驻村干部李晋、村支部书记王佑中在河边看灾情,关心五保户、贫困户房屋安全,瞬间河边水势猛涨,村民姚中元家里进了水,他家房屋有一面是土坯墙,水淹到屋里1米多深,情况十分危急,陈剑峰镇长做他工作,劝其迅速转移,他顽固不听,还说“淹死了也罢”,最后水快淹到人了,在陈剑峰镇长的指挥下,镇村干部强行用木梯将他转移出来。   

在石门桥村傅冲水库,他与村干部一起在坝体上走了一个来回,仔细检查,看有没有没裂痕,管涌。他告诫村干部们说“隐患就是事故,水库的安全维系着下面村组群众的安全,千万不可大意,一有险情,要立即上报,及时处理!”   

“七、一”特大暴雨降落的前二十天里,全镇21个村塘堰旁、水库边、农田间、五保户、贫困户家里都留下陈剑峰镇长高大威猛的身影。   

柯家墩吹响突围冲锋号   

八里湾镇位于倒水河的下游,其来水主要由上游雨水和大小支流汇入的水量。7月1日下午四点,在接到县防指预警之后,镇长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镇、村干部到各自村转移群众,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赶赴各村途中,已经有部分通村道路涨水,只能涉水前往,当晚所有镇村干部与转移群众同吃同住,无法返回。当晚陈剑峰坚持守在镇区低洼地段毛家田,关注水情涨停变化,确保镇区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夜未合眼,到天亮。   

7月2日凌晨5时,接到李顺祥副镇长报告:他驻点村凉亭岗村柯家墩小组120余名群众被困在垸子后面的小山包上,洪水涨势迅猛,急需转移。迅情就是命令!顾不得一夜没合眼,陈剑峰立刻投入新的“战斗”,迅速从龙王湖风景区调集4辆冲锋舟,组织20人,赶到河滩现场。只见河水已漫过河堤,淹没了农田,一片汪洋大海,只露出高铁铁路下桥墩,小山坡挤满了大人小孩,正焦急等待救援。陈剑峰身穿红雨衣,在大雨中指挥救援人员穿上救生衣,让冲锋舟发动去河对面救人,冲锋舟每返回一趟,陈剑峰都下到水中,抱过小孩,搀扶老人。4个小时过去了,120余人终于安全转移,此时的陈剑峰早已被大雨淋成了“落汤鸡”。   

连续的抗洪救灾,陈剑峰成了一个上满发条的机器,与被困群众耐心细致地做解释工作,劝其转移,群众不听,又用大喇叭喊话,声音都喊嘶哑了!身心早已疲惫不堪,但他一直强撑着。   

不忘初心重建家园   

柯家墩群众被转移出来后,陈剑峰立即召开党会,将安置点临时安置在维铭小学内,安排一名镇党委成员率民政办负责安置点的后勤保障工作。在安置点,陈剑峰一改往日人未进门、声音先到大嗓门说话的风格,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地问转移群众,吃的饱不?睡的好不?嘱咐随行的民政办工作人员伙食要搞好,晕素要搭配。为了丰富灾民的业余生活,粗中有细的剑峰镇长安排党委成员,让县数字电影公司下到安置点为灾民放了两场电影。他经常说要让群众感到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7月3日上午,镇区水位下降后,陈剑峰组织城建部门和安排志愿者对镇区灾垃圾进行清扫,亲自动手用铁锹上垃圾到车内。同时要求卫生部门对清扫地区进行消杀,对农村水井进行消毒,确保灾后无大疫,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   

7月4日晚,在全镇灾后重建部署动员大会上,陈剑峰用嘶哑的声音主持会议,最后强调“我们要号召全镇党员干部明天上午8点……”,说到这里,他就再也说不出来话了。   

这就是我们的镇长——陈剑峰同志,牢记习主席“七一”建党节上的讲话,面对洪灾,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