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上游意识 确保一河清水送下游
红安县治好倒水河守护绿色家园
黄冈新闻网(通讯员毛红平)27日,红安县倒水河流域城区周边乡镇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启动,一期投入5000万元,这是该县治好倒水河守护绿色家园的又一举措。
倒水河是一条英雄的河,见证了铁马金戈,谱写了革命史诗。 倒水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也是红安县的母亲河。全长 163公里,102.8公里河段在红安县境内,红安县以倒水河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推动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近年来红安县牢固树立上游意识,抓好生态修复,落实治理措施,确保流域出境水质达标,使“一河清水”送下游。 据悉,红安县今年将对倒水河7公里范围内的河段重点开展河道清淤、修建人工湿地、植被恢复等等系列综合改造。
过去的5年里,该县环保等部门共投入6350万元,完成了倒水河沿岸19个村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大力推进“四美五改”(改房、改水、改路、改厕、改厨,做到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组织实施了安全饮水、垃圾治理等12个专项行动。还投资4500多万元建成了城区污水处理厂、觅儿寺污水处理厂。
今年以来,红安县全线推进倒水河沿线环保大项目建设,不仅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由城区向乡镇延伸,沿线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也同时开建,总投资4.66亿元。城区东风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以及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都于近期建成,并投入稳定运行。
红安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项目经理周意说:“我们一期设计处理能力为1万立方每天,实际处理量为9000立方每天左右,可以充分保障开发区和觅儿寺镇污水处理的需要。”
红安县全面实施河湖库长制,明确党政“一把手”河库保护管理第一责任,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控制、减少污染,有效实现了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除了建立、完善、落实河湖库长制,该县还把抓好源头治理作为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在红安县八里湾镇八里湾村,一座投入100多万元的专门对该镇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池于去年底投入使用。
宁舍金山银山,也要留下绿水青山。红安以铁的手腕对倒水河沿岸污染企业开展专项整治。截至目前,搬迁、关停倒水河流域畜禽养殖场167家,散、乱、污工业企业10家,拆除全县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69台,推动32家企业投入6300多万元,升级环保设施,实现达标排放。
与此同时,红安县生态复绿也在积极推进。对30多处因开发造成山体裸露的重点地区,通过明确责任人、工程举措,限定完成时间的方式,推动生态复绿及时落实到位。
为随时掌握治理成效,红安县在倒水河流域断面,设置了20个水质监测点,每月通报监测情况。对造成长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损害的15种情形,实行“一票否决”,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生态保护责任。
2018年,红安县通过金沙湖公园生态建设、“绿满红安”和精准灭荒行动,改善和恢复湿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2000多亩,森林覆盖率增速和黄冈市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雷霆行动”考评,均位列黄冈市前列。
一河清水,造福百姓。倒水穿红安县城而过,这里8公里长河段,如今被打造成了一条景观河。一座座桥梁飞架河上,河水清澈澄碧,两岸杨柳依依,规划有致的高档楼盘林立,沃尔玛商业综合体门前,游人如织,民间艺人们在临河广场上吹拉弹唱,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