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防病提示

2018-04-27 08:54  

根据全省九月份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我省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均比较平稳,全月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根据历史监测资料和传染病流行的规律,十月份是食源性疾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请广大市民做好这些疾病预防,同时也要注意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输入性登革热等传染病的预防。

十月传染病预防知识

常见的食源性疾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等,临床上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为此,提醒市民应注意食品卫生,不吃不卫生、腐败变质、不洁食品。预防食源性疾病,主要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措施,主要有不喝生水;不食用不洁、腐败、无证和不符合卫生的食品;饭前便后勤洗手,预防感染性腹泻发生。并且,假期外出旅游、度假的市民,应重视旅行卫生,防止发生旅行者腹泻。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基病毒A组24型变种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夏秋季为流行季节,其中8-9月为流行高峰。根据历史监测资料显示,去年我省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年份。该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比较强,人群普遍易感。预防措施主要有:养成勤洗手,不用公共毛巾洗脸、不用手揉眼睛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该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而传播。预防措施主要有: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幼托机构等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传播媒介为老鼠,而10至11月为老鼠的繁殖高峰期,本病发病高峰多在秋季,从10月到次年1月。预防措施主要有:做好灭鼠防鼠工作,防止鼠类污染食物,重视个人防护,尽量不要接触鼠类,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及时去医院就诊。

登革热在我国属于输入性传染病,我国并不多见。登革热是一种虫媒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在39-40℃,伴头痛、眼眶痛、关节痛和骨骼痛,面、颈、胸部出现潮红,皮肤可出现皮疹等,少数病人可并发登革出血热和休克综合征。去东南亚旅游度假的市民要做好防蚊措施,备足驱蚊水、蚊香等防蚊物品,裸露的皮肤及衣服要涂上防蚊药物,避免在水边、草地等蚊虫密集的区域活动。旅游回来后若出现突然发热、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皮疹或极度疲乏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

此外10月份开始是市民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疾病的最佳时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地避免自己在下一年度流感流行时患上流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