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张沛灏报道:由于近期洪涝灾害,各种农作物极易发生虫害,县农业局及时组织农技人员到各村指导病虫害防治。
今年入梅以来,我县持续遭受特大暴雨袭击,由于长时间雨水浸泡,植株素质、抗性下降十分明显,加重了水稻侵袭性病害,突发性病虫的发生。为此,农技人员提醒:
县植保植检站站长陶江说:“洪灾过后,在加强水肥管理的同时,更应抓好病虫的防控工作,把水稻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种植大户、农民群众更要加强田间观察,准确识别病虫,把握发生动态,立即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好防治工作。
当前防治的重点是细菌性病害,主要由细菌性基腐病、褐条病、白叶枯病。其次要抓好部分田块的稻瘟病、纹枯病、霜霉病的防治工作。虫害主要有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蓟马等。防治细菌性病害主要有叶枯唑; 防治稻瘟病可用稻瘟灵、春雷霉素、三环锉;防治纹枯病可用苯甲丙环唑,井冈霉素;防治霜霉病可用铜高尚或克露等药剂。针对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可用阿维菌素、杀虫双、康宽、BT等药剂。针对不同对象,药剂可混合立即使用。同时配以叶面肥,可提高防治效果。”
不仅是水稻发生病虫害,旱地作物花生虫害也十分严重。洪涝灾害后,地表水退去,地下水渍依然严重。据农业部门调查,当前花生疮痂病处于高发期,发病面积在80%以上,这种病害对产量的影响明显。
县植保植检站副站长徐福乐说:“主要症状是叶片皱缩、产生斑点,包括茎杆,它可以危害茎杆、叶片,包括果针,减产非常严重。首先是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适当补施叶面肥,在花生疮痂病的药剂上,可用的药剂有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正宗的多菌灵,适当配点叶面肥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一般情况下连续防治2-3次,每隔7天一次,都可以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