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利剑:红四方面军

2018-02-15 18:21   红安网   红安网

红安网消息:

【主持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有三大红军主力部队,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这三支主力部队在当时及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立下了卓越的历史功勋,可以说是我军的革命利剑。而作为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这支英雄部队就诞生在以湖北地区为主体的鄂豫皖根据地。解放后的历次授衔,从红四方面军走出来了1位元帅,3位大将,13位上将,44位中将,这些数字足以说明这支部队的功勋之卓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支英雄部队。

【解说】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号召下,在红安爆发了黄麻起义,起义胜利后创建了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采访】红安县党史办原主任 周少怀:1927年11月13号的黄麻起义成功以后,18号组建的鄂豫皖地区的第一支革命军队,这只军队的名称,就是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鄂东军的总指挥就是潘忠汝,这只军队就是红四方面军最初的起点。

【解说】黄麻起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鄂豫皖革命者的信心。1929年5月和11月又先后爆发了商南起义、六霍起义,分别创建了鄂东南、皖西革命根据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支革命队伍迅速集结壮大。

【采访】红安县党史办原主任 周少怀:鄂东军在1928年改为第七军,根据中央指示。后来,又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在1929年,大别山地区又相继爆发了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组建了工农红军十一军三十二师、三十三师。1930年春,根据中央的指示,三个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

【解说】在接下来的革命斗争期间,红一军又与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1931年11月7日,在湖北黄安七里坪镇,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正式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兵力达到3万人。

【采访】红安县党史办原主任 周少怀:第四方面军在组建后的第四天,就打了一个大的战役,就是红安战役……红安战役由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徐向前指挥。围打红安县城四十多天,他采取的战术是围点打援,就是把红安县城围着,把几个敌人主要援助的路线埋下伏兵,你那一路来我就打那一路,围困到40多天以后,我们红军动用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军队的第一架飞机,也就是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这个列宁号开上了红安县城的上空,被围困的国名党军,以为是救兵到了,都把被单拉出来拉开接东西。结果丢下是传单,丢下来两颗迫击炮的炮弹。在这样一个国名党军感到很惶恐的时候,就一举攻下了红安县城。

【解说】当时,鄂豫皖中央分局为了纪念黄安战役的伟大胜利,表彰黄安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宣布将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此后,红四方面军连续粉碎国民党军队三次“围剿”,取得大量歼敌的辉煌战绩。鄂豫皖苏区的壮大,引起了国民党的恐慌,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对鄂豫皖苏区进行了第四次“围剿”。1932年,受张国焘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红四方面军未能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被迫实施战略转移,转战到川陕边界,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的发展壮大让国民党十分恐慌。1935年,蒋介石筹划“川陕会剿”,妄图剿灭红四方面军。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后,中共中央对红四方面军做出了指示,要求红四方面军进行战略上的配合。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奉命退出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10月,根据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指示,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第5军、第9军、第30军,共21800余人组成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开始了西渡黄河的征途。1937年8月,红四方面军余部近2万人被编入八路军第129师,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投入抗日战争。

【采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讲解员 聂荣华 红四方面军在长期的革命征程中,形成了以下优良传统:一,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自觉服从党的绝对领导;二,牢记我军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坚持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建立良好的内外关系;四,严格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五,重视军事训练,提倡勤学苦练等等。正是有了这些优良传统,才哺育了伟大的军队、伟大的战士,才创造出伟大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