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红安,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将军县”。革命战争年代流传至今的民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反映了当时红安军民一心、前赴后继、奋勇争先闹革命的情景。全县版土面积1796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场、处),378个行政村,28个社区,总人口66.5万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突出“双强双兴”发展重点,发扬红安精神,推进绿色发展,保持了持续跨越的良好态势,实现抓党建、严纪律、促发展、惠民生的有机统一。2011、2012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2013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2014年党政领导班子责任考核进入全市第一方阵,2015、2016年连续两年排名第一。被省委鼓励为“黄冈跨越发展的代表作”,被市委肯定为“双强双兴的示范县”。2017年元至10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1.1%)、地方财政总收入(24.1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2.81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速(28.8%)、外贸出口增速(195.1%)等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市前列。
2016年11月以来,红安县紧紧围绕稳定第一责任,以平安红安、法治红安和过硬队伍建设为主线,传承红安精神,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以“铜锣联防”为代号,开展社会治安大防控行动,全面构建“打防并举、专群结合、内外联动、条块一体”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度。
一、红安“铜锣联防”的主要作法
(一)按照“四全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县委制订的“铜锣联防”行动方案,一是领导全上阵。县“四大家”领导全员上阵,每周固定时间,带领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督查专班,轮班开展“铜锣联防”常态化巡防督查。领导带头示范,干部积极履责,全县每天参与党员干部人数在500人以上。二是部门全配合。全县120余家单位和部门轮班参与“铜锣联防”巡防督查。交警部门在辖区设置流动盘查点,对过往车辆依法盘查;交通部门开展“黑车”、“三超”、道路安全整治;城管部门加大市容、市貌、违停、违建等整治力度;工商部门加强市场监管;文化部门开展网吧等文化市场的清查,实现了行政执法监督的常态化。三是群众全参与。声势浩大的常态巡逻行动,让人烟稀少的偏远山村有了人流声,让人人怕走的背街小巷有了看护者,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铜锣联防”取得的实际效果,积极参与、配合。通过有序引导,红安县已经建立起包括基层干部2000多人、社工1600多人、志愿者2300多人的巡逻防控队伍。四是城乡全覆盖。在巡逻中,公安机关带警车、亮警灯,排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重点巡逻防控;县直巡特警大队和专业巡逻队每晚在县城城区巡逻;乡镇、村巡逻队敲铜锣、骑巡逻警用自行车、着巡逻专用夜光服,每晚在各自辖区巡逻,巡逻范围覆盖全县所有村组、社区、工厂、学校、单位以及背街小巷。
(二)健全“四项机制”加强源头预防。一是领导干部带案下访机制。行动开展以来,县级领导带案下访46件,现场接访65批156人次,现场解决诉求70余件,有效减少了信访存量、遏制了信访增量。二是入户随访工作机制。巡逻队员在巡逻过程中,进农户、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宣传政策法律,了解社情民情,排查矛盾隐患,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困难。
(三)发挥“四项功能”加强治安管控。一是现场督办指导。“铜锣联防”督查专班重点围绕 “铜锣联防”行动的组织领导、工作落实、作用发挥等情况开展督查,强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同时指导各乡镇、村(社区)、居民小区结合各自地理位置、风俗民情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群防群治活动。二是现场处置救助。巡逻队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案(事)情,迅速进行现场分类处理:对有条件现场处结的求助、纠纷类警情,现场提供帮助或治安调解,实现现场处结;对疑难复杂或需要派出所后续处置的警情,由巡逻队移交辖区派出所处理。三是打击违法犯罪。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进行巡访,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排查重点人员8460人次,排查重点场所910家,排查安全隐患304处;查破各类案件247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51人有效遏制了抢劫、抢夺、盗窃等犯罪的发生。四是服务中心工作。大力延伸“铜锣联防”内涵,将“铜锣联防”行动与全县中心工作、不同阶段工作重点相结合,不断创新、丰富“铜锣联防”活动载体,深化开展“铜锣联防+精准脱贫”“铜锣联防+专项行动”等行动,增强 “铜锣联防”生命力。
二、红安 “铜锣联防”的初步成效
一是群众得平安。随着“铜锣联防”社会治安大防控行动的常态化开展,一个动静结合、覆盖全县的“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路上有卡点、村组有联防”的特色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全面形成。全县党员干部、政法干警、巡逻队员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光荣传统,用满腔热忱服务一方百姓,用无私奉献守护一方平安,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群众感叹“铜锣响,平安到;警灯耀,安稳觉!”
二是业绩得提升。“铜锣联防”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54.5%,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8.3%,其中“两抢”案件下降91%、盗窃案件下降36.8%,治安形势迅速好转。
三是队伍得士气。中央维稳办督导专班充分肯定该县铜锣联防特色工作,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高度关注该项工作并将红安经验向全市推广。法制日报、法报湖北、长安湖北、黄冈日报等中央省市媒体相继大篇幅报道推介红安铜锣联防做法,微电影《姥爷的铜锣》荣获第二届平安中国微电影比赛优秀奖。“铜锣联防”行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提振了全县政法综治队伍的工作士气,掀起了平安红安建设的热潮。
四是环境得优化。发展大计离不开平安的保驾护航。“铜锣联防”开展过程中,全县上下以服务红安发展大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在全县党员干部的艰苦努力和广大政法干警和综治信访维稳干部的辛勤工作下,确保了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为红安经济社会发展和持续转型跨越营造了良好的平安法治环境。
三、红安“铜锣联防”的几点启示
“铜锣联防”以其群防群治、共筑平安的显著特征,给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几点启示:
一是必须全民参与治理。经过多年的探索创新,我国社会治理理念正由“管理”向“治理”转变,治理方式也从单一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并用发展。该县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打一场人民的战争,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共建共治,努力构建党政主导、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当前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需要靶向治疗、精准施策,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一个一个地攻坚克难,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
三是必须强化源头治理。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必须将重点关注在萌芽状态、可控范围,抓早抓小抓苗头,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后不可收拾。将重心放在重点部门、重点地段、重点人群和农村基层,将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四是必须创新载体形式。各地的社情民情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各地的治安重点、稳定风险也会不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积极推动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形式多样化。要充分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社会治理创新工作中去,运用高科技、大数据、互联网提高社会“智慧治理”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
五是必须落脚群众共享。只有“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才有利于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不同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在红安县的“铜锣联防”行动实践中,该县正是始终坚持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共建共治共享给他们带来的平安、稳定,群众才会由衷发出“我认同、我参与、我平安”的赞叹。
来源:地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