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红安县华家河镇花园村第一书记戴贤明
通讯员 李绍伦 喻涛 程卫华
5月9日,笔者见到戴贤明,是在红安县华家河镇花园村4组,零星小雨中他跟花园村支书熊敬华,正在查看62岁五保户祝群香的瓦房是否漏雨。
“听说老戴快退休了,工作咋还这么扎实呀!”我们问。“5月6日我就办了退休手续,但是我这个驻村第一书记还要继续当下去呐,呵呵。”老戴一亮腔,透着一股率真和豪爽。
老戴是红安县烟草专卖局原市场部主任,去年8月,刚从一线退下的他,受命担任红安县华家河镇花园村第一书记。他情系乡亲,竭力帮扶,立志斩断花园村穷根,赢得了群众的赞誉。下面的数字和事实是这一结论的诠释:
9个月驻村时间205天,老伴说,他抛家不顾有点苕,两个女儿在武汉工作,一年只在春节才跟老爸相聚10来天。
34家贫困户从精准核定到一户一策施策件件落实,他每家上门不低于6次。
他自掏腰包2万多元,为56岁贫困户陶正清买米买油;帮李大闵、李道梓建茶叶园;帮后花园塆建文化广场,让熊卜珍等妇女们劳作之余有地方跳广场舞,山村夜晚的舞曲灯光有了现代文明的和谐欢畅。
他帮助村里整顿村容村貌。筹措资金6万多元,修5座公厕,购置45个垃圾桶,建30个垃圾池;动员当地老板投资6万余元打通4组通组公路1.2公里,跑县交通局争取到通村公路1.5公里计划。
他依法到广东为在外打工出事村民处理伤亡理赔1次;参与调解村民纠纷12次,去年腊月二十二还在和村干部处理一起不尽赡养义务遗弃老人的家庭纠纷;帮因病致贫户李大国找到打工的地方,让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只要出勤日平均工资保证60元。
县烟草局班子成员每周有1人到驻点村待1天,他与县烟草局班子成员一道对贫困户嘘寒问暖,或解决一件实际困难。2015年,县烟草局投入帮扶资金6万元,补贴修路,为村级11户五保户建集体供养基地。
他帮助4组建12亩鱼池,养虾养鱼。与周边村联合办青茶、板栗、油料加工3个合作社。定期开支部生活会、党员生活会,检查村支部委员每天工作笔记、每周学习笔记。
“花园村版图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0亩,山林面积1727亩,1123人,303户,5个小组7个塆子。如今,全村我叫得出名字的不下300人。前面那座山有将军石,将军石对面山有娘娘宫……”老戴如数家珍。
“贫困不消除,我是不会离开花园村的。”老戴的话语掷地有声。戴贤明,这个曾经在甘肃某部队当营长的人,这个1978年入党的共产党员,这个花园村的第一书记,这位在扶贫攻坚路上老当益壮的战士,正在马不停蹄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