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闻网(通讯员毛红平 李紫文)“自从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家享受到了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光伏扶贫、危房改造等14项政策和补贴共计54700元,现在我们家收入已经达到84300元,家里有了新房子,治病、上学都不用花钱,日子越过越好,有了奔头,这一切都要感谢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和工作队的无私帮助!”11月17日上午,在红安县2017年第四期道德讲堂总堂上,该县杏花乡高升村贫困户吴春花动情地说。
道德是一盏明灯,在文明新村建设中,它点亮人们心灵,给予人们一种向真、向善、向美的信念和力量。
2017年,红安县以创建文明村镇为主线、以举办道德讲堂为载体、以传播传统文化为基石,以“乡风文明”建设和环境改善为重点,大力推进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力促“七个一”(一个文化广场、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多功能活动室、一支文艺队伍、一套体育器材、一套村村响广播、一组宣传文化墙)建设全覆盖。村民们入村组内“道德讲堂”听宣讲,这也成为一种风气。
“我学到了如何处理邻里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和一些文明礼仪常识,听到身边道德模范的先进典型事迹,让我倍受鼓舞,懂得了人生的价值意义,要更加帮助邻里、孝敬父母、奉献爱心……。”村民王世德从讲堂里走出来兴奋地告诉笔者。
该县第四期道德讲堂以“学习十九大精神,凝聚精神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主题,将道德讲堂活动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唱好歌、学模范、讲故事、诵经典、谈感悟、做承诺、送吉祥、做点评等8个环节,共同聆听了《公民道德歌》,齐声诵读了《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学习了身边的“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婆媳”及脱贫先进典型,体味了中华文明中传统家风的魅力。
红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郭金城介绍,此次活动由县文明委主办、杏花乡政府承办、县扶贫攻坚办和浏河村协办,县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成员、杏花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县扶贫工作队各总队队长、杏花乡各驻村工作队队长、杏花乡各村支部书记、浏河村村民代表、各乡镇宣传委员、省级文明单位分管领导共计220余人参加了此次道德讲堂活动。
谈起文明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浏河村副主任耿显灵深有感触,去年年底,浏河村为硬化村里的出口公路,村里开了八次群众会,每次会上群众七嘴八舌,你争我吵,总是怕自已吃亏、互不相让,意见无法统一,群众会不欢而散,项目实施难。
面对这一切,耿显灵采取措施,在村民组设立流动“道德讲堂”,组织一支由道德模范、五老人员和村干部为主的宣讲队伍,开展以“比发展讲团结”为主题的道德宣讲活动,彻底打开群众心扉,解开群众心结,激发群众修路热情,经过道德洗礼后的村民们纷纷表示要大力支持政府工作,同时还自发地成立了道路硬化质量监督组、纠纷调解组、物资调运保管组。
据悉,自“道德讲堂”开讲以来,该县已有10000多名群众接受道德的熏陶、心灵的洗礼,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通组公路、土地流转、拆旧建新、便民小道、乡间路灯等许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在群众的支持下得以顺利实施,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杏花乡党委书记宋德友表示,“以道德讲堂活动为契机,以更坚实的举措巩固脱贫成果,以更务实的方式助推文明创建工作,以十九大精神为鼓舞,带领群众扎实苦干、脱贫致富!”
今年以来,红安县借鉴外地经验,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精准脱贫为统领的“五位一体”(精准脱贫、基层党建、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平安乡村)“万千活动”(万人帮扶、千人驻村),共组建12个扶贫工作总队,派出2084名干部驻村,1.7万名干部包保贫困户,严格实行工作队驻村帮扶“五天四夜”制度,所有的驻村工作队实行“五天四夜”工作法,通过讲政策、扶产业、算收入、鼓干劲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通过开场子会、走村入户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媳、“文明家庭”评选活动,选树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丰富的活动形式激发了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信赖和好评。
截止目前,全县403个行政村已建成文化活动室401个、文化广场826个、文化长廊406个、自然湾宣传栏10438处、简易戏台173个,体育设施、音响设备均安装了308套,建立文艺队伍397支,村民理事会420个,红白理事会405个、卫生协会414个,“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完成306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