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青春韶华,博士生为何放弃城市高薪来红安农村?

2016-05-06 15:16  

5月3日下午,在武汉大学新图书馆,来自红安七里坪镇经岗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陈博威,光荣获得“湖北青年五四奖章”,同时,其事迹也被《湖北日报》相关媒体报道。带着一份好奇,最红安小编也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陈博威今年29岁,2015年,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拒绝了十万元年薪的工作,来到红安县七里坪镇经岗村,担任支部书记的助理。到底是什么,让这个博士不爱城市高薪,却爱上了红安农村呢?

到最苦、最难的地方去

2011年6月,陈博威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他的同学中,不少人考上公务员,不少人选择当老师,陈博威选择报考村官。

“好啊,你从小在城里长大,去农村吃苦是好事。”父亲的支持,让他屏蔽了外界所有杂音,坚定了选择。

县、镇两级领导诚心挽留他在县街道上班,他都婉拒了,表示“要到最苦、最艰难的地方去,同农民打成一片”。

最终,他来到离县城最偏远的七里坪镇,在离镇上5公里的纯农业村经岗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

进入工作状态后,他才知当村官不易:讲一口普通话,村民开始都不搭理;宣讲社保政策,村民担心是骗局;下田插秧,一不小心摔倒水田里,弄得一身污泥;拿起锹铲挖土刨地,两手发麻、肩膀酸胀…… 

在一个个孤独的夜晚,父母的慰问电话,曾让他泪流满面,但他从未想过放弃,“只要有一个人支持,就能找到坚持的理由”。

一年里,他走遍全村4.99平方公里的山湾角落,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白面书生变成了一个黑瘦的村干部。

陈博威在武大学习期间参加代表大会合影

创业寻梦,被“磨”成 半个红安农民

陈博威一直想创业,带领村民致富。

一个党史专业的文科生,能做什么生意呢?他一边跟着师傅、回乡创业典型、村书记方天元学,一边在网上查资料。

当他得知黄粉虫浑身都是宝,养黄粉虫能致富的消息后,就向省里申报了大学生村官创业“扬帆计划”,结果被拒,原因:同类项目申报太多,且没有地理优势。

养黄粉虫不行,就养小龙虾。他打听到有一种新的养殖方式:虾稻共作。再一问,需要建养殖池。他到处筹钱失败后,只得放弃。

俗话说:靠山吃山。经岗村地处大别山脚,是否可以考虑卖石材?陈博威了解到各种石材特性后,发现山上的石头硬度太低,没有市场。村里种出的红皮小粒花生,市场销量不错。陈博威建议,做大产量,做大品牌,结果被告知:村子地处丘陵地带,日照不足,花生产量有限。

“创业寻梦,屡遭挫败,但我没有放弃,这个过程,把我‘磨’成个半个农民,我对农业、农活都比较熟悉,村民也认可了我,有什么想法、困难,都愿意跟我说——这是我再次寻梦的基础。”陈博威说。

陈博威在七里坪镇经岗村田间

兑现承诺,拒绝高薪再次返乡

2012年9月,陈博威收到了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博士录取通知书。他犹豫不决,到底去不去上学,村民们纷纷相劝,让他选择博士之路。

“可是,村里公益图书馆的项目,还没做完呢,我不能走啊。”陈博威道出顾虑。

“去读吧,读完了再回来!”村民们期待。

“是啊,我一定会回来的,这是我给乡亲们的一个承诺。”陈博威说。

3年后,陈博威博士毕业,此时,他又面临另一个选择,是留在城市拿高薪,过舒适的生活,还是返回红安的经岗村?最终,他拒绝了上十万年薪工作,重新报考村官,回到了经岗村,成为全省大学生村官中唯一的博士。而在读博期间,他每个寒暑假都呆在村里。

在他的推动下,公益图书馆项目顺利进行。

今年1月,《红安县精准扶贫政策扶持实施意见》出台,他家家户户宣讲政策,传播知识、更新观念,帮助村里申报扶贫项目。今年,村里光创业扶贫申报项目就达10多项。

本文来源 | 湖北日报

本文作者 | 彭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