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闻网(黄冈日报)消息(通讯员李晓)一条旅游产业链,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去年以来,红安县坚持把旅游与扶贫脱贫相结合,千方百计让群众从旅游发展中增收致富。
农旅融合助力扶贫。传统农业卖产品,新型农业卖“风景”。时值阳春3月,位于高桥镇的华缘农场,百亩“摇曳的高脚杯”——郁金香盛开。庄园里桃花、樱花、杏花、梨花、油菜花随处可见,一派春意盎然,引来无数游人观赏。农场周边的何家湾、邓家湾的村民收入以往主要靠传统农业和外出打工支撑,土地抛荒严重。2013年以来,红安引进市场主体华缘农场,通过流转土地1700亩,投资3000万元建成草莓种植园、百亩花海园、儿童乐园、生态餐厅等。去年华缘农场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万元,带动周边普安桥,何家湾、王德湾等5个行政村473户贫困户932个贫困人口在此就业。乡村旅游成为了繁荣农村经济、致富农村生活的新兴支柱产业。
打造景区带动扶贫。围绕将军品牌,红安投资建设将军影视城、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秦基伟将军故居、王近山将军故居、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等精品红色景区,红色旅游的发展不仅给革命老区带来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而且成为助力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在新建景区附近,群众纷纷开办农家乐、小旅馆,有的从事副食品零售,有的村民在景区当上了保洁员、保安。红色旅游带来了创业富民和就业富民的经济效益。“我这个小摊位别看面积不大,但是收入还可以,去年‘十一’长假期间,一天销售额就有1000多元”,在长胜街摆小摊位售卖土特产的潘称说。“你看这珍珠花、煨葫芦、豆皮、花生、土鸡蛋,都是我们农家特产,以前没有销路,现在外地游客来了,我们的土货也变得抢手了。”
人才培养智力扶贫。红安高度重视旅游扶贫人才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分期分批抓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贫困户子女的教育,为扶贫工作增强发展后劲,不断提高农民致富就业能力。“雨露计划·职教扶贫”行动定向开展酒店管理、餐饮服务等劳动预备制技能培训,通过2-3年学制教育,使他们毕业后即成为持有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劳务品牌培训以红安大布、红安绣活传习所为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大布纺织、红安绣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引导留守妇女加入专业合作社,利用农闲时间为家庭创收。
目前,全县70%的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旅游产业中,到2017年将打造3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量突破5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0.52亿元,旅游产业带动全县近万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