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多版刊文谈“家风”:共产党人治家更严

2016-04-07 08:56  

人民日报截图

人民日报4月7日第4版刊发《“严实”之风从家始(人民论坛)》,第19版(全版)刊发《家风好,传家宝(文化脉动)》、《没有陪伴何来家风(金台论道)》、《我的萝卜情结(家风·红色精神)》、《难得的好亲家(家风·百姓情怀)》四篇文章谈家风问题,以下为各文章全文:

原标题:“严实”之风从家始(人民论坛)

文/崔文武

《人民日报》(2016年04月07日04版)

家是最能塑造精神长相的地方。

我们党把“三严三实”作为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就是要在全党树立严实品德,进而推动形成我们民族的严实品德。《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严实品德首先就要在每个家庭生根。

家是“炼钢炉”。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拉直定型性格和品德,发挥的正是“炉”的作用。

人是铁,家是炉,每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材,无不是先经过家庭这个“炼钢炉”进行精神的历练。焦裕禄身后,焦家人个个生活简朴,为人清正,让人敬仰。这不仅源于焦裕禄在世时的言传身教,还在于把焦裕禄的遗训“你要把孩子们教育成为红色的革命接班人”作为家规,焦裕禄妻子徐俊雅几十年一直坚守,反复叮咛孩子们。这样的坚守和叮咛,在风雨沧桑中反复暖化孩子们的心灵,塑造了焦家人的精神长相,让焦门家风历久弥新。

严是“紧箍咒”。好家风,是紧箍咒“紧”出来的。没有紧箍咒的约束,孙大圣早一个筋斗跑回花果山逍遥了。成正果、成大业,需要象征自由的金箍棒,也需要象征规矩的紧箍咒。

历览前贤,其成才成事多是紧箍咒“紧”出来的。家训,就是最好的紧箍咒。常念紧箍咒,可能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但也帮助人长记性、严修身、守规矩、不跌跤。古人所谓“齐家”,就是“严”字当头,整饬家风,就是常念紧箍咒,天天念,月月念,岁岁念。

共产党人以天下为己任,治家更严。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亲戚想托周恩来帮助办事,这让周恩来很伤脑筋。同时,身边还有三个“女儿”,侄女和烈士遗孤。周恩来担心,三个“女儿”能够像普通公民一样遵守国家法纪,不搞任何特殊吗?在自己的亲友中,会不会有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去谋取私利?这成了周恩来日夜思考的“家庭”问题。于是,周恩来提出给大家立规矩。他说:“我这里拟了十条家训,念给你们听听,如果没有意见,每个人就抄一份放在身上,便于随时提醒自己。以后我们周家的亲戚朋友来了,也要发一份给他们,大家都要严格遵守。”从“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到“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我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这十条家规为其亲属所恪守,为世人树立了榜样。

实是“雕刻刀”。塑造好家风,除了紧箍咒,还需要雕刻刀。紧箍咒,“紧”的是私欲;雕刻刀,雕的是才干。

所谓雕塑,其实就是把不是雕像的部分都去掉。同理,所谓成材,所谓成龙成凤,也就是把不是材料、不是龙凤的东西都去掉。这当然需要一把锋利的雕塑刀。有人说“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把这只鹰雕塑出来,是家教的本质,是家风的目标,是人生的“正果”。以实为“雕刻刀”,就是要把孩子身上的不实行为、虚浮作派去掉,培养造就求实、务实、踏实的品性。如此,每一个家庭里,都会飞出雄鹰!

“炼钢炉”中常淬火,“紧箍咒”里常自省,“雕刻刀”下常打磨,“严与实”就会在千家万户蔚然成风。

原标题:家风好,传家宝(文化脉动)

本报记者郑海鸥

《人民日报》(2016年04月07日19版)

今年以来,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开展“好家规·传递正能量”系列活动,深入挖掘和整理本土优秀家规家训,通过编一本《百家家训》书、邀请名家谈家训、剪廉洁家训纸等活动,以好家规好家风促进当地社风民风建设。图为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小学学生陈彦彤在创作剪纸作品《好家规·传递正能量》。吴震摄

安徽合肥市丁香家园社区由社区居民直选出的“最美家庭”成员在社区广场上展示书法家帮他们书写的家训。 杜宇摄

你多久没写过家书了?对家人,你有哪些心里话未讲出来?4月1日起,围绕传承和弘扬优良家规、家训、家教、家风的主题,广东中山市发起“微家书传家风”活动,引来网友一片点赞。

3月31日,甘肃兰州市妇联发出“祭祖思亲传家风”倡议,号召市民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孝悌、勤俭、文明、廉洁等好家风代代相传……清明前后,我国多地以各种形式开展温习家训、传承家风活动,赋予寻根祭祖、慎终追远的家族生活以更为鲜明的时代印记。

近年来,围绕家庭、家教、家风,我国各地普遍兴起传家训、育家风主题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

好家风,铺就幸福基石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关系到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现在的社会情况更为复杂,新情况、新诱惑越来越多,更加呼唤能有好的家庭教育给人生打好底色”,赵忠心强调,培育和弘扬家风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是社会稳定、家庭和谐、生活幸福的基石,现实意义重大。

好家风带来妻贤子孝。父母从小就教我“治家勤为本,立身孝当先”,“拉着妈妈去旅行”的65岁退休干部谢淑华回忆,“2012年的一天,我无意中听到妈妈说:围着锅台转了一辈子,很想出去走走。我想,趁着妈妈健在,不正是行孝尽孝的时候吗?”由于老母亲晕车,她就自制了一辆人力板车,一步一个脚印开始了两万多里的行孝尽孝之路。

坏家风则致“妻离子散”,一系列社会病症都可以在家教家风上寻找到病源。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家庭式或家族式腐败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寻根究底,其问题就出在家教不严、家风不正。

“以前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没想到清廉家风如此重要,和工作、廉政的关系这么紧密,这是我以前没有深入思考过的东西。”近期,深圳龙岗区国税分局利用清退办公场地建设起廉政文化展厅,集中展示“家训”“家风”“家教”等主题。工作人员赖碧感叹,“一个个家风不正的典型案例,一份份家教不严的警示资料,告诫我们,谁触碰廉洁底线,谁就失去社会尊重,失去家庭幸福,甚至失去人身自由。只有筑牢家庭防线,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才能让家风不败、家门不破、家庭幸福。”

家风建设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事关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江苏扬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子来表示,把家风家训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突破口,引导领导干部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就能带动党风向好、民风向善。

传家风,树立内心自觉

好家训在哪里?好家风是什么?好家庭如何学?

“南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滋养出教育家张謇等诸多乡贤名士,形成了以《家诫》为代表的乡贤家训文化。”江苏南通市妇联主席钱锁梅说,我们充分发掘张謇等乡贤家训的时代价值,提炼出“孝老爱亲、崇文尚学、廉洁诚信、自强奋进、互助奉献”的江海家庭文化新内涵,编辑出《张謇语萃》通俗读物,开展“学张謇精神,做张謇传人”“重走张謇路,我为公益跑”等主题活动,江海家庭文化逐步被广大群众熟知和接纳。

本人亲自讲、亲朋好友讲、左邻右舍讲,融入小品、写进柳琴戏、放到情景剧……在江苏徐州,“最美家庭讲好家训”千场巡讲活动把真人、真事、真情以喜闻乐见的形式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孝老爱亲美、家庭和睦美、爱心奉献美、诚实守信美、自强励志美”成为街头巷尾的话题。江苏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高兴地说,如今,各类巡讲活动已经开展2160场,100多万人次参加活动,老百姓真正“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借助新媒体,提升影响力。在南通文明网、南通女性网、“南通妇联”官方微信等网络平台,“最美家庭秀”“最美故事”有奖投票分享、“我爱我家”系列微信互动等活动的火热开展,吸引了千家万户同传好家训、共育好家风。

家风是一种德行传承,更是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的根本风气。

“国以法为本,家以廉为安”“一身正气廉政,两袖清风持家;三生相伴无悔,四季和睦相随”……走进龙岗国税的廉政长廊,干部职工和家属亲自创作的一系列“廉洁家风”主题绘画、摄影、书法作品让人眼前一亮。休息时间,大家议家风、晒家训、征格言、秀才艺、传美德,成为一道风景。

把家风家训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突破口,江苏扬中市以干部写家训、议家规、晒家风为载体,在干部队伍中开展宣传教育;江苏淮安市洪泽县把家风家训建设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相结合,纳入干部培训课程,作为干部年度“四述”重要内容。

扬家风,凝聚向善力量

“一个最美家庭,是一个故事;十个最美家庭,是一种力量;成千上万个最美家庭,铸就一个城市的良好形象。”徐州“最美家庭365”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张国华表示,实践证明,最美家庭讲好家训,是一种群众讲价值观的好形式。

“‘最美家庭讲好家训’并不仅仅局限在巡讲上。”江苏省妇联主席缪志红高兴地看到,巡讲中既有“最美家庭”讲述好家风好家训,又有巾帼志愿者表演文艺节目,还有观众发表感言感悟,更有爱心人士结对帮扶“最美家庭”,送温暖、解难题、献爱心。“截至2015年底,全省巡讲活动开展11700多场,受众达1000多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家庭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越来越多的好家训由‘抽象’化为‘具体’,形成了千万家庭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局面。”缪志红说。

家风好,村风淳。孝悌友爱的人伦之道、诚信忠厚的处世之道、奉公守法的规劝之道……湖南省怀化市从苗乡侗寨的乡土传统中汲取道德智慧,在1200多个村社打造出“接地气”“服水土”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成为群众自觉遵守的准绳规范。

家风正,政风清。全国许多地方都注重把握“家庭”这个道德源头,通过家庭约束党员、干部“8小时外”的行为,构筑起家庭廉政防护堤坝。

“我们对拟提拔干部的家风家训建设情况开展询考,通过社区询访、群众测评、家属谈话等方式,准确掌握干部家训践行情况,引导干部把家训作为行事准则,全面提高了‘8小时外’的自律性。”黄子来说,促进干部用家训约束言行,带动了党风更正、政风更清、作风更好。

原标题:没有陪伴何来家风(金台论道)

张贺

《人民日报》(2016年04月07日19版)

当今中国有两个词最能引发社会“吐槽”,一个是“官二代”,一个是“富二代”。少数几位公子小姐的出格言行早已给公众留下了刻板印象。“缺少家教”“家风不好”是人们对他们的一致评价。

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客观,有的“官二代”“富二代”的父辈们人品口碑其实还不错;也很少有孩子真是因为父母行为不检而有样学样最终变坏的。但显然这些为人父母者在对后代的家庭教育上存在严重失误。“养不教父之过”,儿孙犯错,家长当然是脱不开干系的。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家风清正、一脉纯良。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传统,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家训汗牛充栋。但显然相当一部分人没听进去。为什么有无数成功的治家案例摆在眼前,后人还是要犯错?可见,树立和传承家风这件事没那么容易。

之所以没那么容易,不是因为给孩子从小立规矩有多难,而是陪伴和指导孩子的成长需要耗费父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是意志坚强的人,难以做到时时刻刻、一点一滴地督促。久久为功,没有“久久”就没有“功”。梳理近些年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闻报道,就一定会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几乎都难以做到“陪伴”二字。父母普遍重视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不管这种需求是否合理),而忽视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这其实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如果父母真正爱孩子,是不会放任不管的。

我读曾国藩日记和曾国藩家书,印象最深的不是他那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治家格言,而是惊讶于曾国藩所付出的巨大精力。曾国藩一生戎马倥偬,军事政务繁忙至极,但再忙,他也经常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夫人、弟弟和子女写信。大至如何读书修身,小至买什么衣服、吃什么饭,都要事无巨细一一告诫指点。虽然长期不在家人身边,但曾国藩用写信这种方式起到了陪伴的作用,达到了耳提面命的效果。这些日记和信件多达数百万字,全看下来能把人累个半死。可想而知,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倾注了多少心血。这才是真爱。

华裔加拿大学者梁鹤年写有一本温馨感人、妙趣横生的《家有四子》。梁先生在四个儿子结婚时都曾送上一番箴言,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作为男子汉,最重要的是慷慨大度,而真正的慷慨大度不是在金钱或者家务事上不斤斤计较,而是在时间上的慷慨大度,愿意把时间花在孩子和伴侣的身上,这才是真正的慷慨。

可见,古今同理。

只有在陪伴的基础上,父母的嘉言懿行才会起到榜样的作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父母才需要考虑为孩子树立哪些规矩。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父母给孩子留下一个好品行才是“子孙之宝”。单纯的以物质财富满足孩子而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的父母是小气鬼。林则徐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官二代”和“富二代”现象的出现凸显了林则徐这句话的精辟。

今天我们谈家风,希望通过家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那么首先,身为父母者就要慷慨大度,陪伴孩子的成长。如此,家风才能落地生根。

原标题:我的萝卜情结(家风·红色精神)

赵珈珈

《人民日报》(2016年04月07日19版)

我个人理解,家风对于我们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就是党风。因为家风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对信仰忠诚的具体的外在表现。我的父亲母亲是两位老共产党员,他们既没给我们留下财产,也没给我们留下笔墨家训,但他们在我心里头留下的是两行深深的脚印。

想起小时候3年困难时期一件深刻地影响了我一辈子的事。那个时候粮食供应非常紧缺,副食就更别提了,非常非常的困难。我们家还不错,有粮食吃,虽然吃不饱,但每顿都有主食,菜,也有,但很单调。那3年当中,基本上都是白菜土豆萝卜。特别是萝卜,就切成片放点盐放点酱油炖得软软的,上顿吃下顿吃,今天吃明天吃。我印象中吃了大概好几个月。我小时候病病怏怏的,不太好养,所以爸爸妈妈挺娇惯我的。可是,有一次我看见桌上又是砂锅炖的白萝卜,我就把筷子扔了。我说:“我不爱吃这个白萝卜,咱们干吗天天吃这个,不能换点儿别的吗?”我就闹起来了。当时一向脾气温和的父亲一看我那个样子,把手里的筷子啪的一下拍在桌子上,然后指着我的鼻子说:“这个你不爱吃,你到乡下去看看,咱们吃的这个顿顿都相当于人家农民的年夜饭,你还嫌不好?你这么怕吃苦不好好改造,将来非修正主义了不可。”那年我九岁,九岁的孩子懂什么主义啊,但是我父亲有个习惯,每天中午吃完饭以后让我给他读半小时的报纸。虽然那时候我只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但报纸85%的字我是可以读下来的,手边放一本新华字典,遇到生字马上查。那个时候,又是咱们和苏联共产党正在大论战的时候,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流传很广,所以“修正主义”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别的不懂,“修正主义是坏蛋”这个印象深深扎根在我的脑子里,爸爸把我跟这个坏蛋都挂起钩来了,对我的冲击有多么大;而且,还说我需要改造。那个时候都是坏分子、监狱的犯人才需要劳动改造,我为啥要改造?我一下子觉得承受不了。尽管那个时候小,承受不了,可是这个事情给我留下了一个萝卜情结。一直到现在,我反而是见到白萝卜就要多吃两口,一看到白萝卜,我就想起父亲当年脸上既愤怒又痛苦的表情。他的眼睛里是深深的担忧,他担忧他的女儿会不会成为一个逆子,逆他的信仰,逆他的誓言。

我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了八年兵。退伍之后,在北京中医大学药学部(当时还是一个独立的中专)当图书资料管理员,后来到了新闻出版总署,在报社做编辑和记者的工作。另外,除了我和哥哥以外,家里加起来有六七个亲戚家送到家里的孩子,对我们所有这些兄弟姐妹,父亲母亲有一句口头禅,说你们不是我们的私人财产。所以,每当毕业分配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父亲像举行成人礼一样要有一段话,不断重复,每个孩子都是如此。他说:“我的任务完成了,今后的路你自己走,分配是组织的事情我不能干涉,我的权利可以给你在北京安排工作,但是我不能这么干,我不能让别人指着你们和我的脊梁骨骂共产党以权谋私。”我的哥哥姐姐现在大部分都已经退休了,有的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们一辈子都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我们深深地感激父亲母亲对于我们不管分配不过问工作的这种“两不主义”的态度,他们对我们是爱得长远,为我们考虑得长远,而这些都是由他们终生不变的信仰所决定的。

(作者为赵尔陆将军的女儿)

原标题:难得的好亲家(家风·百姓情怀)

胡月

《人民日报》(2016年04月07日19版)

我的奶奶和姥姥都是小脚女人,但看年龄却是两代人。爸爸和妈妈结婚的时候,奶奶年已古稀,姥姥还是中年。奶奶有八个儿女,爸爸是老八,是奶奶的老儿子,上有五个姐姐、两个哥哥。而妈妈是姥姥的独生女。

爸妈结婚前奶奶就对姥姥说,我的儿女多,老儿子就给你做养老女婿(倒插门女婿)吧!

姥姥当然高兴,但是她并没有直接表态。因为爷爷已经过世,爸爸的哥哥姐姐们都已成家,爸妈婚后就同奶奶一起生活,而我和哥哥就由姥姥“全托”。

由于相隔不远,只有百米之遥,所以两家来往甚密。姥姥是个勤快人,除了忙家务,还用手工给奶奶做大襟的衣裳,缝小脚的鞋,有好吃的就给奶奶送去,奶奶不想做饭了,就到姥姥家搭伙。那个时候的奶奶可高兴了,逢人便夸她的好亲家。

后来,奶奶得了一场大病,行动不方便了,儿女们“轮流坐庄”。姥姥觉得太折腾自己的亲家母,于是就决定把奶奶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可是爸爸妈妈都在学校里工作,那时的学校,晚上仍是灯火通明,披星戴月工作的爸妈不仅无暇照顾我和哥哥,也无暇照顾奶奶。他们担心姥姥受累,姥姥就嘱咐说,你们别为家里事分心,要把工作干好。由于姥姥的担当,担任校长的爸爸连续十个除夕在学校值班,没在家里过,妈妈一心扑在工作上,成为全省优秀教师。

后来,年龄愈长,疾病愈多,奶奶生活不能自理了。姥姥便成了全职护理员,喂奶奶吃饭,伺候她拉、尿。由于伺候得及时,屋内很少有异味。奶奶时常大肠干燥,姥姥就用手抠,帮助她排便。这让我们这些做儿女孙子的直系亲属感动,感动后是更多的尊敬。姥姥从未邀功,从未喊累,从未嫌弃。

老邻居们说,没见过这样伺候亲家的,真是胜过亲儿女,这老太太简直太厚道了。新邻居们则会糊涂,这伺候人的怎么会是亲家?按理说不是女儿,就应是儿媳。

姥姥和奶奶这姐俩在一个家生活多年,直到奶奶去世,姥姥怀念。

我和姥姥在一起生活了40年,40年里姥姥颠着小脚看大了外孙、外孙女,又看大了重孙;姥姥颠着小脚给回家吃饭的孩子们做熟了一顿顿热腾腾的饭菜;姥姥颠着小脚给煤气还没入户的双职工邻居们烧好开水送进门……她的手也时刻不停,我直到上大学还穿着姥姥给做的棉袄、打的毛衣,盖着姥姥给做的棉被、夹被……

姥姥的小脚很累,磨了很多茧子,还长了鸡眼。她老了的时候,我要给她洗脚、剪指甲,她一直不让,就是自己洗脚的时候也总是背着人,我一直搞不懂。直到成人,我才明白,她是要强啊,不想让家里人看到自己的苦,不想让孩子们心疼自己。

姥姥已经过世几年,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让我时常泪眼模糊。可不知为何,想她的时候,眼前总是她开心、慈祥的模样。姥姥笑的样子走进我心、我梦;姥姥笑的声音,伴我上学、工作。姥姥的笑是鼓励,是督促,是祝福。

姥姥从没挣过钱,却一直当家,是真正的一家之主,但她从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首饰和像样的衣服。姥姥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遗产,但她的慷慨、善良、厚道、无私与真诚成为我家最珍贵的遗产。我们守着它们,永不丢弃,静美相传。

(作者为天津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小说广播”副总监)

 [责任编辑:肖群萍 PN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