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水产局专题调研虾稻共作基地建设

2016-03-23 17:02  

 红安网消息 杨章诚报道:为扎实推进红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县委县政府通过反复调研将小龙虾养殖作为农业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出台了具体的奖补政策,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在全县迅速推广。3月20日,县水产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到华家河华鑫家庭农场对水产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红安华鑫家庭农场虾稻共作基地位于华家河镇,涉及付冲村、石咀村、大学村3处的土地面积1300余亩,已与107户贫困户签订了合作养殖或劳务用工协议,是潜江市政府与红安县政府精准脱贫对接的小龙虾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也是全县水产业精准脱贫示范点之一。目前基地已经投资200多万元,建成稻虾养殖面积740亩,防逃设施、电子监控设施、水草种植等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待3月底4月初投放虾苗,预计可生产成虾8万公斤,单项产值320万元。

通过看现场、听汇报、问情况,水产局领导对华鑫家庭农场虾稻共作养殖基地发展思路和投资建设情况给予高度评价,并结合精准脱贫工作,对华鑫家庭农场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一是抓生产,见效益。建议公司抓紧时间制定全年具体的生产计划,按时间节点做好池埂清整、灌水培肥、水草移栽、虾苗投放、防套防盗、生产与销售等工作,力争在5月底6月初每亩上市小龙虾200斤,亩平综合效益达到2000-3000元。

二是强管理,促规范。建议公司强化管理,成立一套班子,做到管理有专人,技术有团队,生产有劳力。固定行政管理人员1-2名,从外地引进懂技术且有实践操作经验的技术骨干1-2名,固定劳动力10名,养殖捕捞旺季临时聘请贫困户20人。完善财务、档案、宣传、技术培训等工作,让基地按公司模式正常有序运行。

三是提档次,做样板。建议公司将基地定位为红安精准脱贫重点示范基地,通过基地硬件和软件提档升级,率先争做虾稻共作技术推广的样板、效益对比的样板、参观展示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