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在“宜居县城”棚户区房屋征补工作中,各单位采取专班包保,集中力量,协同作战,合力攻坚,耐心细致做群众思想工作等方式,加快推进“宜居县城”棚户区房屋征补工作
12月6日,杏花乡建苏社区居民彭小佩家的房子被拆除。这栋建于2002年,面积10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房,是她父母辛苦攒下20多万元建成的。一转眼,就住了10多年,房子见证了她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如今,房子被拆除,总让她心里非常不舍。
彭小佩说:“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多年了,到这里住这长时间已经习惯了,现在叫搬,我们也不愿意。”
征补工作是当前最难做的一项群众工作。在“宜居县城”征补工作中,杏花乡把征补工作任务落实到总支、到社区、到乡直单位、到村、到每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做到了千斤担子众人挑。全乡所有村、社区和县直单位党员干部组成工作专班,形成作战单元,每天从早晨到黄昏,从白天到黑夜,全力奋战在征补工作一线。
长竹村党支部书记秦祖同说:“由于她做夜宵生意,每天开门比较晚,我们就在这里等。5号得到对象的理解和支持。由于人员少,村委会及时跟她协商,请了4台车子,10来人,一直搬到6号凌晨3点钟,我们一起陪同她到晚上三点。通过初评复评、再评,得到了拆除户的理解和支持。”
彭小佩说:“看到村里的书记都跑来说,都望着做工作,天天跑,非常辛苦,跟我们说好话,我们思想也做通了。”
有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基层组织班子,有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才能攻下一个又一个难关。经过“宜居县城”房屋征补建苏板块55个党支部、400多名党员干部17天的艰苦奋战,杏花乡完成房屋征补195户,提前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征补工作任务。
杏花乡组织委员韩红兵说:“我们杏花每一个支部、每一个党员都认识到,城区的发展就是杏花的发展,做好房屋征补工作、服务城区建设,就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我们这一代杏花人的光荣,更是杏花千载难逢的机遇。只要有过硬的基层组织,有舍我其谁的劲头,有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就没有想不通的群众,完成不了的征补工作。”
截至12月25日下午4点,“宜居县城”棚户区房屋征补工作总计任务1009户,已完成1007户初评,完成986户复评,完成986户房屋搬迁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