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寿诞和社会交往习俗

2015-09-28 14:28  

婚 嫁

婚嫁旧时,男女婚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妇女须恪守“三从四德”,男子可一夫多妻,官僚富绅常蓄婢纳妾,寒门小户也收养童媳,寡妇不准再嫁,妇女被买卖赠送,为奴、为娼,任人凌辱、玩弄,山区穷汉终身难娶。无力娶妻的男子,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还存在。50年代,300多户的华家垮,有中年以上单身汉60余人。农村婚嫁程序,有托媒、喝准盅(订婚宴,男女双方家长同意后举行)、起媒、过礼、报日子、迎亲等礼仪。男方需花大量用费,姑娘出嫁也要置嫁妆。民国时,县东一豪富嫁女,其嫁妆包括从出嫁到死所需的棺材在内的用品一应俱全,还有带庄田、庄屋、店铺陪嫁的。穷户只能换身干净衣服,向祖宗牌位和生身父母叩3个头,合房成婚。县北、县东山区,喜早婚早育,女大于男。新中国成立后,提倡新事新办。一般男女议婚,除“父母命、媒妁言”外,增加“相亲”(男女见面)、“看家”(女至男家看家境)、“上门’’(亦称“过路”,男至女家认亲)等项。“喝准盅”(一般在男女双方同意后举行)后,男方可在节日或农忙时至女家探望或帮忙,将女方接来家中小住。起媒后,再不取女方年庚请卜者“合八字’’和择吉日,多选节Et、纪念日或腊月的双日举行婚礼。婚前,男女同至区乡人民政府领取结婚证书。花轿迎娶之习已除。干部职工中,自由恋爱、新式婚礼以及旅行结婚者增多。60年代后,出现女方要彩礼,结婚讲排场、比阔气之风。男女首次见面,如同意,要为女方购买衣料、鞋袜、手表,并给“见面利市’’几十或几百元。女至男方看家,须带回8种物品各8件,10种物品各10件的礼物。男至女方上门,又须馈赠姑娘及长辈更丰厚的礼品。起媒时,由女方列单,男方备物前去“过礼”。单列女方所需衣物(含大小尺寸)、首饰、家具,以及女方馈赠亲友、待客的“大礼”和“小礼”(鱼、肉、粑、烟、糖等)。80年代,“过礼,,发展到索要高档家具、服装和家用电器。城镇迎亲要用小汽车,宴请宾客不下数十桌。从议亲至婚成,少的花费数千元;多的达万元以上。人民政府与舆论常号召婚事应简,部分人对铺张浪费之风也予以抵制,然相互攀比,铺张之风有增无已。

生 育

产妇分娩后,有“坐月”、“洗三”、“做满月”、“做周岁”之俗,亲朋携礼品前往祝贺。姥姥家常送摇篮、童车、衣帽等物,邻居多馈赠食品,布料之类。舅、姨等均有所赠,俗有“姑姑裤子姨娘袄,舅娘褂子穿到老”之说。农户得儿被称为“贵果子”,常为小儿系“长命索”,戴“长命锁”和项圈、手脚圈;穿“虎头鞋”,戴“虎头帽”,吃“百家饭’’(从许多人家要来的粮食煮成的饭),穿“百家衣”(从许多人家要来的布角拼成的衣服);蓄狗尾巴头,男孩穿耳坠眼;取贱名,叫“狗子”、“苕货”之类,祈求辟邪、祛病、好养。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习俗渐除。 新中国成立前有祈子之俗,盼子心切和不育的人向“送子娘娘”或“龙神”焚香化表!祈求早生贵子。常以“五子登科”、“七子团圆”、多子多孙为荣。不孕和有女无儿者,常受村妇妯娌讥笑和公婆夫婿责难,郁郁终生。有女盼儿者,女孩常取名“引弟”或“招弟”;不愿再生女者,女孩取名“多伢”、“嫌伢”,溺弃女婴为常见现象。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弃婴现象减少,重男轻女的思想仍存在,农村女婴被弃常有发生。

寿诞

庆生日,年轻人叫“做生”,老年人称“庆寿”。有“散生”、“整生”之分,还有祝“双寿”和“阴寿”的。逢l0的年岁叫“整生”,但男做“虚”(虚岁),女做“实”(足岁)。不少家庭在男孩过第一个10岁生日时,“做十岁”,奶奶、姥姥、舅姑姨伯叔婶等均有所赠,摆酒设宴。50岁以后的整生,贺者赠寿幛、寿联、寿面、寿桃(面制)、衣物等,宴前行祝寿礼。70年代后,城镇开始流行送生日蛋糕,吹生日蜡烛。同年夫妇(以男者生日为期)一同庆寿,称“双寿”。有的老人生日,其父或母健在,一般不祝寿,只“做生”。也有外出“躲生”的习惯。新中国成立前,豪绅官吏常以祝寿为名,索取财礼,群众称为“打秋风”。做阴寿,系纪念死者诞辰,焚耷化纸,奠酒上供,寄以哀思。也有过生El不庆祝、不吃荤、不喝酒的,认为自己出生之日,正是母亲过难之时。

丧 葬

红安以棺殓土葬为习,丧礼有送终、收殓、停灵、出殡、下葬、定期祭奠等。老者弥留时,置正室地铺上,亲属跪以送终。焚化纸钱,然后讣告亲友。趁尸体未寒,给死者梳洗、擦身、更衣着,谓之“小殓”。抬尸入棺称“进材”,亦名“大殓”。非正常死者不进正室,在屋外装殓、停灵。厅堂停灵,棺前设供桌,点长明灯,接受吊唁。一般停灵3日,家属、村民轮番守夜(年青死者即日出葬)。旧时,停灵期间常请道士做道场,或请和尚念经。新中国成立后,多改为举行追悼会,陈列亲友赠送的挽联、挽幛、花圈,诵祭文或读悼词,子孙着孝服长跪答礼。出殡时,鸣炮竹,奏鼓乐,以挽幛、花圈为前导,长子着重孝执“引路幡”开路,众随棺后。下葬前,烧草木灰暖墓穴,鸣炮抬棺入穴后,校正方位,掩土垒坟,子女绕墓凭吊、化纸。旧时,选择墓地要看风水,下葬要择“吉日吉时”。时日不利,则浮厝野外或僻室以待,有的浮厝1~3年。葬后,丧户设宴款待亲友及帮办丧事者,俗称“吃大肉”。死后3日,烧“望乡台”(即烧纸钱和死者睡过的床铺草,或称“烧簟子”),谓“魂灵遥望家乡”,祝祷死者早升“天界”;这一天,在堂屋设灵堂,所用灵屋一般由女婿家所赠。以后每7天“做七”j次,以“首七”、“五七”、“满七”为重,近亲参加吊祭。死后100天“烧百日”,子女除孝。满1年“烧周年”,3年除灵(即烧灵屋,也有满周年除灵的)。 1977年推行殡葬改革,干部职工和城乡少数居民去世,在亲友向遗体告别后火化尸体,奉骨灰盒入土(少数存放家中),程序较简。

交 游

熟人相见,互问安好;久别相逢,常问及老少健康、男女婚嫁以及生产生活情况,县北人尤热情。相见握手之礼,于80年代普及农村。串门、拜访,除女眷,不擅入内室。探望急病或临危老者,常以午前为诚。客至,主人让路、让座,敬茶烟,侧座相陪。过去,老幼妇女均回避,留1人立桌边斟茶,边喝边斟,敬茶不止。将杯中剩茶倒尽,则不再斟。有新客至,须重沏茶。也有炒花生、瓜子相待的。客在堂,不打骂小孩。当餐时,须留客用饭。婚丧喜庆的酒宴主要有海参席、香蕈席、三丸席(即席上有鱼丸、肉丸、糯米丸),以后两者居多。席间礼仪,由筵席内容而定。如寿筵则在开席时放鞭炮,宾客起立向“寿星”祝寿;如属婚筵,在出羊肉时,主人站在门口放鞭炮,新郎向宾客行礼敬酒,主家长辈至席前讲些客套话,宴会进入高潮。县南出菜讲“双上”(每莱两碗),县北单出,用“品碗”(陶制高脚大碗,形似御膳菜碗,80年代已少见)。城镇则讲主菜数量,有12道、16道以至20道主菜的,均用盘碟。留饭请酒,讲座次,主人末座相陪,子女家属不共餐。正餐前,常煮面条“过中”;春节时则改用肉汤煮糍粑,谓之“喝茶”j客人不可不吃,又不宜吃完。俗规是“一吃二看、尝一留三”,表示主人诚心款待,客人食已尽量,实际是往时民间贫困,一物要待客多次的缘故。往时乡间鱼少,用整鱼待客,客每不吃,这种鱼是要待客多次的,人称“听话鱼”。70年代后,用来多次待客的鱼肉再不多见,酒席花样,名目繁多。

春节拜年,亲友间多送糍粑,今有改用果品的。70年代以来,凡求人办事或解决危难,多馈赠高级食品、名酒、名烟或高档衣物,乃至高档家具和家用电器的。相沿成风,流为社会弊端,中共各级组织和政府号召纠正不正之风,深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