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日报】呦呦鹿鸣来报春

2017-02-06 10:06  

本报记者 毛红平

王冲村,红安县华家河镇佛塔山脚下的一个小村落,曾在去年的特大暴雨中受灾,乡亲们的年过得怎么样?

1月30日,正月初三,记者回访这里,看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祥和喜庆。就着暖烘烘的炭火,村民王焕梅冲我咧嘴一笑:“梅花鹿进了村,大伙儿有了奔头了!”

把地理劣势变成招商优势

哪来的梅花鹿?“从深圳招商引资过来的。”华家河镇党委书记汪宝权介绍,王冲村以及周边几个自然村都是典型的丘陵山地,传统种植品种单一,无

法形成规模种植,过去村民总是望天收,贫困户不少。“贫困户大多住在山沟沟里或者半山腰上,没资金没技术,连块好地都没有,发展产业没门路,外出打工没劳力,咋个能脱贫嘛?”村支书王焕菊说。

怎么办?最近两年,当地转变发展思路,着力引进适宜的项目和产业,让老百姓从绿水青山中挖“金子”。几经周折,四处“兜售”好生态的华家河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来了湖北半山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的梅花鹿养殖和酿酒项目,对方看中了山沟沟里的环境和气候,在这里布局生态产业。如今近千亩的养殖基地建好了,400头梅花鹿引进来了,4800平方米的鹿酒标准厂房也建成投产了。

让困难群众搭上企业快车

在湖北半山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条现代化酿酒设备和灌装生产线正在加班运转,浓郁的酒香四处弥漫。该公司负责人刘静介绍,这条生产线可日灌装2.4万瓶,年产鹿血酒438万公斤,规模在全国鹿血酒行业也不多见。 

春节前,刘静就收到大批客户订单,“今年销路不愁了,效益应该不错。”为产业扶贫犯愁的王冲村也从企业的发展中“分得一杯羹”——流转800亩土地建生态养殖观光农业基地。村民中愿意流转土地的,可按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出去,愿意边学技术边打工的,可在基地打工,一天能赚70多元。 

目前养殖基地已安排45户贫困户长年打工,每名困难群众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同时,带动周边村贫困户162户434人,到养殖基地打零工或种植甜玉米等作物,定期为梅花鹿提供绿色食材,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以红安精神狠抓产业扶贫

在脱贫攻坚中,红安县委、县政府公开承诺,发扬“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引进项目、带动产业,抓出特色、办出样板,走在全省前列。 

近年来红安引进农业项目155个,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20多个,带动5667户贫困户脱贫,户均增收8000元。在农业、工业、旅游、光伏等产业带动下,2016年全县共完成56个重点贫困村出列,实现贫困户9938户、27555人脱贫,精准脱贫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扶贫督查组高度评价,被省政府肯定为“精准扶贫一面旗”。 

如今,在红安的王冲村、金垸村、新店村等贫困户集中的村子,几乎各家各户都有了3本账:土地流转账、就地打工账、特色种植养殖账,通过产业和项目的带动,很多村落沿袭了千百年的小农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呦呦——呦呦——”听到山间传来的高亢鹿鸣声,王焕梅又是呵呵笑,路子找对了,每一声鹿鸣都是一支脱贫致富的报春曲。